目的 用BW-200生理无线遥测系统记录脑电图(EEG),分析戊四唑致癫痫前后EEG的变化,为药物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取雄性SD大鼠3只,体重180~220 g,麻醉固定备皮,于前囟(后3 mm,右4 mm),(前1.5 mm,右4 mm)处植入发射子,电极一端与硬脑膜接触。手术后24 h记录大鼠脑电图作为正常参考值。手术恢复3 d后,腹腔注射PTZ 按照50 mg·kg-1剂量造模,连续记录30 min,比较造模前后脑电图Delta(δ), Theta(θ), Alpha(α), Beta(β)波形的差异。 结果 造模前大鼠脑电图δ, θ, α, β波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9±4.8, 19.2±2.3,19.5±4.3,45.2±4.6,无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出现。造模后高幅棘波、棘慢波增多,尤其是宽大棘波频发,表现为δ, θ波20.7±7.4,24.7±3.8 所占比例明显增加与造模前正常参考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P<0.01),α波变化比例不明显18.8±3.2 (P>0.05),β波分布比例显著减少35.9±7.5 (P<0.01)。 结论 PTZ致痫后伴随癫痫症状发作同时,动物脑电图发生明显变化,棘慢波增多,且Theta, Delta慢波比例增加,Beta快频率波比例减少。
目的 研究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和杜仲木脂素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及分化后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为其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将HK-2细胞在体外与高糖、高糖+不同浓度依帕司他、高糖+不同浓度杜仲木脂素共同培养48 h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反映转分化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E-cadherin)及反映细胞外基质分泌指标胶原蛋白Ⅰ(ColⅠ)和纤连蛋白(FN)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α-SMA, E-cadherin, ColⅠ, F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 高浓度葡萄糖可诱导HK-2细胞形态由鹅卵石铺路石样向梭形长条样转变,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和木脂素可明显抑制高浓度葡萄糖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2) α-SMA, E-cadherin, FN和ColⅠ mRNA对葡萄糖诱导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其中α-SMA在50 mmol·L-1培育48 h增加最明显,而FN, ColⅠ的增加则以20 mmol·L-1培育48 h最显著。(3) 分别加入1, 10 mol·L-1依帕司他,α-SMA mRNA分别为:2.01±0.28和0.93±0.37,与对照组(2.38±0.26)相比,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和P<0.001);0.1, 1, 10 mg·L-1木脂素能降低α-SMA mRNA表达(2.19±0.33;1.93±0.98;1.57±0.9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 分别加入1, 10 μmol·L-1依帕司他后 E-cadherin mRNA分别为:2.71±0.86和1.97±0.67,与对照组(0.94±0.42)相比,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和P=0.033);木脂素0.1, 1和10 mg·L-1 E-cadherin mRNA分别为:1.77±0.37, 2.63±0.41和3.61±1.05,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1和P=0.004)。甘露醇50 mmol·L-1能显著升高α-SMA(2.88±1.30,P =0.016)、E-cadherin(2.00±1.29), ColⅠ(1.62±0.33,P =0.019), FN (2.10±1.11,P =0.036)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依帕司他及木脂素能拮抗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转分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醛糖还原酶有关。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2′-氟-4′-叠氮-核苷类似物(FNC)浓度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质谱联用(LC-ESI-MS)分析方法,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FNC 1.25, 2.5和5.0 mg·kg-1和尾静脉注射FNC 5.0 mg·kg-1,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LC-ESI-MS法测定FNC血药浓度,用3P97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求算FNC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结果 FNC在0.01~2.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 定量限为10 ng·ml-1,提取回收率在87.5%以上,日内和日间的RSD均小于15%。灌胃给予FNC 1.25, 2.5和5.0 mg·kg-1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分别为( 4.463±1.22), (4.035±0.98)和( 4.665±0.86 )h;V/F分别为( 2.550±0.43), (2.267±0.36)和( 2.721±0.38)L·kg-1;cmax分别为(0.286±0.02), (0.537±0.01)和(1.061±0.01)μg·ml-1;AUC0-∞分别为(1.687±0.35), (3.037±0.29)和(5.769±0.25)μg·h·L-1。FNC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3.99%。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FNC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目的 藤黄酸(gambogic acid,GA)是中药藤黄的主要活性成份,其有显著的抗癌作用和低细胞毒性。本研究探讨氯离子通道在藤黄酸诱导低分化鼻咽癌CNE-2Z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 33342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氯电流。结果 藤黄酸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CNE-2Z细胞增殖,其IC50为3.08 μmol·L-1;可诱导细胞凋亡,藤黄酸8 μmol·L-1处理细胞24 h后凋亡率达 (44.40±2.04)%;NPPB能明显抑制藤黄酸诱导的细胞凋亡,使凋亡率降至(20.80±2.24)%(n=3, P<0.01);藤黄酸诱发CNE-2Z细胞产生一个有明显外向优势的氯电流,NPPB则可显著抑制藤黄酸诱导的氯电流。结论 藤黄酸可能通过激活氯离子通道而诱导CNE2Z细胞凋亡。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DL0309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并对其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13 4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氮气吹干,50 μl甲醇复溶,13 4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SB-C18(5 μm,4.6×250 mm,USA),柱温 40℃。流动相由0.1%磷酸水溶液:乙腈(65∶35 V/V)组成,流速为 1 ml·min-1,检测波长为286 nm, 248 nm, 230 nm。取SD大鼠108只,230~250 g,雌雄各半,口服灌胃给药,剂量分别为150, 300和600 mg·kg-1,HPLC测定DL0309及代谢产物水杨酸的血药浓度,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另取18只SD大鼠,230~250 g,雌雄各半,口服灌胃给药300 mg·kg-1,于给药后2, 6, 10 h断头处死大鼠,测定DL0309及水杨酸组织分布情况。结果 DL0309在0.5~32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8。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0%,回收率大于80%。水杨酸在0.25~500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4(T=1/C)。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回收率大于90%。DL0309给药600, 300和150 mg·kg-1剂量后,各组的T1/2和AUC分别为15, 5, 15 min和10.574, 6.4644, 2.9999 μg·ml-1·h。检测代谢产物水杨酸的血药浓度,各组T1/2和AUC分别为6, 8, 6 h和7445.65, 1086.38, 843.53 μg·ml-1·h。DL0309在胃及小肠中有少量分布,水杨酸在胃、小肠、睾丸、卵巢、肾、肝、脾等组织中有少量分布。结论 本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用于DL0309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DL0309口服给药后,原型药血药浓度AUC与给药剂量呈线性关系(r=0.98),表明在研究的计量范围内,原型药在大鼠体内的消除过程是线性的,并在胃、肠等组织中有少量分布,代谢产物水杨酸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不呈线性关系,其在大鼠体内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肝、肾、睾丸、卵巢等组织中。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硫氢化钠(NaHS) 低、中、高剂量组和缺血+炔丙基甘氨酸(PPG)组。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检测血浆中H2S含量、心肌组织CSE活性;测定心肌线粒体活力、膜肿胀度及线粒体总ATP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大鼠血浆H2S含量和心肌组织中CSE活性降低;心肌线粒体膜肿胀,线粒体活力下降;线粒体中MDA含量明显升高,ATP酶、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缺血组比较,缺血+NaH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浆H2S含量和心组织中CSE活性均升高;缺血+NaHS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线粒体MDA含量明显减少,膜肿胀度减轻;缺血+NaHS低、中、高剂量组线粒体活力有所恢复,ATP酶、SOD、GSH-Px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PPG可部分减弱H2S的心肌保护作用(P<0.05或P<0.01)。结论 H2S可增强线粒体ATP酶、SOD、GSH-Px的活性,降低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从而起到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5-氟尿嘧啶(5-FU)和环磷酰胺(CPA)在抑郁模型大鼠的体内药动学。方法 连续8周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建立实验动物抑郁模型,分2组,分别给予5-FU和CPA。另设2组对照组,分别给予5-FU和CPA。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SD大鼠在给药后不同的时间点血浆中5-FU和CPA的浓度。采用DAS药物动力学软件计算相应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5-FU在抑郁组和对照组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主要参数:cmax分别为38.34±3.13和(46.73±3.46)mg·L-1;t1/2α分别为0.18±0.09和(0.28±0.05)h;t1/2β分别为1.10±0.43和(4.15±3.48)h;AUC0→∞分别为20.36±1.82和(26.85±2.68)mg·L-1·h;MRT0→∞分别为0.80±0.22和(2.68±2.26)h;CL分别为1.45±0.09和(1.10±0.09)L·h-1。CPA在两组大鼠体内药动学主要参数:cmax分别为13.23±1.16和(16.30±1.44)mg·L-1;t1/2α分别为0.89±0.07和(0.21±0.17)h;t1/2β分别为7.52±3.13和(1.66±0.42)h;AUC0→∞分别为32.34±3.92和(55.40±10.84)mg·L-1·h;MRT0→∞分别为1.70±0.18和(1.97±0.20)h;Cl分别为0.48±0.04和(0.34±0.04)L·h-1,显示5-FU和CPA在抑郁组和对照组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存在差异(均有P<0.05)。结论 抑郁模型大鼠对5-FU与CPA的代谢可能有影响。
目的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CBZ)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线抗癫痫药物,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该药个体差异大,安全范围窄。目前关于ABCB1基因多态性与CBZ血药浓度相关性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ABCB1基因多态性对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入组无合并用药、肝肾功能良好的口服卡马西平癫痫患者275例,男175例,女100例,年龄2~74(14.28±9.37)岁。在服药达到稳态后采集血样,应用特异性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经典的酚氯仿法提取样本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方法检测SNP位点C1236T, C3435T的基因型,PCR-测序法鉴定SNP位点G2677T/A的基因型。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各SNP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应的卡马西平血药浓度是否有差异。结果 为了消除卡马西平用药剂量不同对血药浓度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基因型与血药浓度/日公斤体重剂量(C0/D)的关系。结果显示C1236T, C3435T的TT, CT和CC基因型对应的调整后血药浓度(C0/D)均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2677T/A组TT, AT, AA, GT, AG和GG对应的调整后血药浓度均值差别有显著性(P=0.009)。突变型TT, AT, AA和野生型GG对应的调整后血药浓度(C0/D)分别为0.89±0.61, 0.75±0.39, 0.49±0.16和0.58±0.26。TT基因型与GG基因型对应调整后的血药浓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虽然ABCB1基因SNP位点C1236T和C3435T的基因型多态性对口服卡马西平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没有影响,但SNP位点G2677T/A的TT基因型对应的调整后血药浓度(C0/D)显著高于GG型。提示ABCB1基因SNP位点G2677T/A的基因多态性对口服卡马西平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有影响,TT基因型的患者可适当减少药物使用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