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3, 37(4):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论著
    黄 贝, 张 雯, 宋俊科, 张 丽, 杜立达, 毕研才, 岳义松, 杨海光, 杜冠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脂多糖(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构建体外神经炎症模型,探讨丹酚酸A(SalA)对神经炎症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① BV2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正常培养24 h)、LPS(1 mg·L-1孵育24 h)组、SalA(0.01,0.05,0.5,5,10和20 μmol·L-1培养24 h)组和LPS+SalA(加入LPS 1 mg·L-1及SalA 0.01,0.05,0.5,5,10和20 μmol·L-1共同培养24 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② 除LPS+SalA组SalA给药浓度为0.05,0.5和5 μmol·L-1外,其他分组处理同方法①。Griess法检测BV2细胞一氧化氮(NO)分泌水平,ELISA检测BV2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分泌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TNF-α,IL-1β和IL-6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及NF-κB P65和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的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iNOS蛋白表达及NF-κB P65的核转位。结果  ① 与细胞对照组相比,LPS 1 mg·L-1和SalA 0.01~20 μmol·L-1对BV2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② 与细胞对照组相比, LPS 1 mg·L-1组NO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1),TNF-α,IL-1β和IL-6分泌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iNOS表达水平及NF-κB P65和I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iNOS和NF-κB P65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与LPS 1 mg·L-1组相比,SalA 5 μmol·L-1可使NO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TNF-α,IL-1β和IL-6分泌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alA 0.5和5 μmol·L-1可使iNOS表达水平及NF-κB P65和IκBα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且iNOS和NF-κB P65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  SalA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LPS刺激引起的BV2细胞炎症反应。
  • 论著
    田 欣, 陈 珺, 黄慧灵, 由天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橘红素(TG)对去卵巢(OVX)大鼠子宫形态的影响及对血清激素、骨代谢和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雌二醇0.05 mg·kg-1组、模型+TG 50和100 mg·kg-1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各给药组大鼠连续12周每周4次ig给予不同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5 % 羧甲纤维素钠。经麻醉处死大鼠,称量体重和子宫重量,计算子宫指数;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面积;ELISA检测大鼠血清雌激素(E)、睾酮(T)、甲状旁腺素(PTH)、1,25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钙(Ca)和磷(P)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增加(P<0.01),子宫的重量、指数、内膜厚度和面积均明显减少(P<0.01),血清E水平显著下降(P<0.01),血清T,Ca,P,PTH,1,25(OH)2D3,BALP,PINP,CTX,IL-1,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血清TRACP-5b水平无明显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雌二醇0.05 mg·kg-1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1),子宫的重量、指数、内膜厚度和面积明显增加(P<0.01);模型+TG 50和100 mg·kg-1组大鼠体重、子宫的重量、指数、内膜厚度和面积均无明显变化;模型+雌二醇0.05 mg·kg-1组血清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T,Ca,P,PTH,1,25(OH)2D3,BALP,PINP,CTX,TRACP-5b,IL-1,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TG 50和100 mg·kg-1组血清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T,Ca,P,PTH,1,25(OH)2D3,BALP,PINP,CTX,IL-1,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TRACP-5b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  TG干预在提高OVX大鼠血清E水平的同时不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并能降低骨代谢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论著
    闫聪睿, 安华英, 马 骏, 巩家媛, 高锋华, 宁畅文, 张 猛, 李宝义, 苏允琦, 魏汉琪, 刘鹏宇, 蒋兴伟, 于 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13(NSP13)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GV367-NSP13-FLAG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制备高表达NSP13的A549细胞(A549-NSP13)和A549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ELISA检测NF-κB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趋化因子5(CCL-5)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信号通路P65、磷酸化P65和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 蛋白表达。放线菌酮10 mg∙L-1处理细胞0,15,30,45,90和120 min,Western印迹法检测IκBα蛋白半衰期。结果  与A549对照组相比,A549-NSP13细胞检测到FLAG标签蛋白条带,且NSP13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表明A549-NSP13细胞系构建成功。与A549对照组相比,A549-NSP13细胞IL-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及CCL-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均显著降低;磷酸化P65蛋白表达下降(P<0.01),而IκBα蛋白表达上调(P<0.01);且IκBα蛋白半衰期增加(P<0.01)。结论  NSP13蛋白可通过抑制IκBα降解进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并降低其下游IL-6和CCL-5等炎症相关分子产生和分泌。
  • 论著
    张 赔, 徐 斌, 蒋 宁, 周文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硫芥(SM)染毒的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研究SM的神经细胞毒性效应及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SM 0(溶剂,0.2%乙醇),0.1,1.0,10,50,100,200,400和800 μmol·L-1孵育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30 min,而后去除药物,换用正常培养基孵育24 h。应用IncuCyte ZOOM长时间动态活细胞成像及数据分析系统观察细胞融合率和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SM 0,1.0,10,25,50,100和400 μmol·L-1以同样方式处理细胞,calcein-AM/PI荧光染色检测活细胞比例和死细胞比例;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488细胞增殖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DNA双链断裂标志物γ-H2AX。SM 0,1.0,10和100 μmol·L-1以同样方式处理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相对含量;试剂盒检测细胞内NAD+/NADH和ATP含量;SM 10 μmol·L-1处理细胞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细胞内SM-DNA加合物种类。结果  与溶剂组相比,SM染毒后2 h时,SM 800 μmol·L-1组细胞融合率降至<5%且不再增加;SM染毒6~8 h后,SM 10~400 μmol·L-1组细胞融合率曲线逐渐降低。SM染毒后24 h时,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P<0.01,r=-0.668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92 μmol·L-1。SM 25~400 μmol·L-1显著增加死细胞比例(P<0.01),浓度依赖性显著增加LDH释放率(P<0.01,r=0.9401);SM 400 μmol·L-1显著降低EdU阳性细胞比例(P<0.01)。SM 1.0~100 μmol·L-1均可显著增加细胞内ROS含量(P<0.01),且显著降低细胞内NAD+/NADH和ATP含量(P<0.01),均呈浓度依赖性(r分别为0.8074,-0.8885和-0.9514);SM 25~400 μmol·L-1可浓度依赖性增加γ-H2AX阳性细胞比例(P<0.01,r=0.8550)。在SM 10 μmol·L-1染毒细胞中检测到2种SM与DNA加合物——单加合物N7-HETEG和双加合物Bis-G。结论  SM对SH-SY5Y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可破坏细胞膜结构,阻碍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存活率,其机制可能与引起神经细胞内DNA加合物形成、DNA损伤、能量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
  • 论著
    王 淋, 章子男, 邢欢纯, 曹文缤, 张 怡, 王永安, 杨 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梭曼、沙林、塔崩和维埃克斯(VX)4种有机磷化合物的体外稳定性及小鼠染毒后毒剂分子在血液中活性持续时间,为有机磷化合物中毒救治中药物的使用频率和给药时间等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① 有机磷化合物体外稳定性评价。梭曼、沙林和VX分别用无菌水稀释1×105倍,塔崩用无菌水稀释1×104倍,将以上稀释好的4种有机磷化合物再分别用PBS稀释100倍后置37℃恒温培养箱孵育,分别在0,10,20,40,90,120和240 min取出一定量有机磷化合物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 溶液0.2 g·L-1反应,采用Ellman法测定AChE活性,并计算酶活抑制率。②有机磷化合物染毒小鼠后血液分离物对AChE活性抑制作用。将4种有机磷化合物配置成不同浓度梯度后对KM小鼠进行腹部皮下染毒,以组内小鼠未出现死亡时的最高使用剂量为随后建模的动物染毒剂量,在该剂量染毒后分别于0,10,20,40,90,120 和240 min取全血,采用超滤离心法分离各时间点体内残留的有机磷化合物并采用Ellman法测定其对AChE活性抑制率。结果  ① 在体外稳定性实验中,各时间点梭曼的AChE活性抑制率为90%~95%,与0 min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沙林的AChE活性抑制率为20%~70%,与0 min组相比, 40 min时酶活抑制率开始明显下降(P<0.05),直到240 min时急剧下降至0 min组的约50%(P<0.01);塔崩的AChE活性抑制率为5%~50%,从10 min起明显下降(P<0.05),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240 min时衰减至0 min组的约10%(P<0.01);VX的AChE活性抑制率为80%~90%,整个时段酶活抑制率未见明显变化。② 在体内实验中,确定梭曼140 μg·kg-1、沙林220 μg·kg-1、塔崩300 μg·kg-1和VX 14 μg·kg-1作为KM小鼠染毒最佳剂量。与0 min组相比,梭曼染毒40~90 min内,血液分离物对AChE的活性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沙林染毒20后直到240 min,血液分离物对AChE的活性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5,P<0.01);塔崩染毒后20 min和40 min,血液分离物对AChE的活性抑制率均显著升高(P<0.05,P<0.01);VX染毒后各时间点血液分离物对AChE活性未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结论 梭曼和VX在体外不易降解,活性可维持较长时间,性质稳定,而塔崩和沙林易降解失活;在4种有机磷化合物中,VX致死剂量最低,毒性最大,塔崩致死剂量最高,毒性最小。在体内复杂生理环境下,梭曼、沙林、塔崩并未立即分解或全部与酶结合,其活性能在体内尤其血液循环中维持较长时间,并在较长时间内对酶产生持续抑制的效果;仅VX进入体内后迅速起效而未产生持续性抑制效果。 
  • 综述
  • 综述
    褚国良, 凤志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巨噬细胞是肿瘤微环境内主要浸润的免疫细胞之一。肿瘤微环境内浸润的巨噬细胞通常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可促进肿瘤生长、迁移和血管生成,同时还具有免疫抑制特性。近年来,靶向TAM疗法被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并引起极大关注。以TAM为靶点的相关免疫疗法有TAM再极化、TAM耗竭、阻断CD47/信号调节蛋白α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肿瘤微环境募集和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AR-M)疗法等。本综述旨在为应用TAM辅助治疗肿瘤提供参考。
  • 综述
    洪星辉, 黄金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磷酸酯酶D(PLD)作为一种调控机体磷脂代谢的水解酶,其水解产物磷脂酸和二酰基甘油均为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多种细胞生理功能。PLD在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肺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高表达,通过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癌变和增殖、促进肿瘤细胞浸润和迁移、加速上皮间充质转化和微血管生成及增强免疫逃逸等进程,而靶向诱导PLD蛋白功能缺失可逆转上述进程。PLD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PLD抑制剂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原位肿瘤发生发展、肿瘤侵袭过程、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微环境等方面综述PLD对肿瘤进展的作用,为靶向PLD治疗肿瘤提供临床依据。
  • 综述
    应 姿, 严 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肾病(DKD)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DKD早期症状表现为尿蛋白增加,与足细胞功能和形态改变有关,表明足细胞损伤是DKD进展的重要因素。雷公藤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本文从抑制足细胞脱落、凋亡、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足细胞转分化和稳定细胞骨架等方面探讨雷公藤对DKD足细胞的保护作用,为更好地防治DKD提供研究策略。
  • 综述
    李 侠, 史 策, 曾祥钧, 岑泽南, 黄 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氯硝柳胺用于绦虫病治疗已有50多年历史,最新研究表明其对白血病等肿瘤、炎症相关疾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均具有一定疗效,具有很高的老药新用价值。本综述总结了氯硝柳胺在抗肿瘤、炎症相关疾病和病毒感染3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并从NF-κB、Wnt/β连环蛋白、Notch、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和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等5种信号通路分析其多种药理作用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及抑制肿瘤和病毒扩增的分子机制。
  • 综述
    马雪百合, 陈文培, 郭健敏, 张在平, 杨 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生殖毒性评估是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生殖毒性试验周期长,动物使用量大,投入资金多,随着“减少、优化、替代(3R)”原则的实施,胚胎干细胞试验(EST)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EST是经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验证并推荐的生殖毒性全体外替代试验,可在药物研发早期阶段通过全体外检测和快速高通量检测药物的胚胎毒性类型。近年来,为解决EST在体外替代试验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者们对其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包括增加化合物验证数量及种类,代谢体系及体内外浓度的选择,增加除心脏以外的分化检测终点(如神经、成骨和血管内皮等);增加定量检测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对分化情况进行分析(如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等);增加EST衍生模型(如ReProGlo模型和BeWo运输模型等)以提高EST预测可靠性、模拟代谢活化过程、考虑体内外浓度一致性、对靶器官的毒性、增加定量分析终点。但目前有些检测方法还未明确其判断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EST更新及优化后,其评价范围不断扩大,风险评估准确性增加,有可能实现自动化、快速且高通量筛选潜在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