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张金霞, 刘伟江, 苏菲娅, 张 晗, 于丰实, 白海涛, 袁福临, 刘元林, 李 雪, 王 洋, 郑荣秀, 张 毅
目的 比较幼龄1型糖尿病(T1DM)模型小鼠和幼龄正常小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的成脂分化能力,为阐明T1DM发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 3周龄C57BL/6J小鼠,连续5 d ip给予小剂量(50 mg·kg-1)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幼龄T1DM小鼠模型;正常对照组ip给予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
7 d后连续3 d小鼠尾静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均值≥16.7 mmol· L-1认为幼龄小鼠T1DM建模成功。建模成功14 d后,取皮下脂肪和性腺周围脂肪组织,用组织酶消化法培养小鼠ADS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Sca-1、CD29、CD90、CD31、CD34、CD45、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和CD11b。选取第3代(P3代)ADSC进行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分别用油红O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细胞的成骨和成脂诱导分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DSC成骨关键转录因子骨钙素(Ost)和Runt 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及成脂关键转录因子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α (CEBP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mRNA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幼龄T1DM小鼠模型,并从T1DM模型小鼠脂肪组织分离获得ADSC,细胞形态呈成纤维样、贴壁生长,高表达CD29,CD90和Sca-1,低表达CD45,CD34,MHCⅡ,CD11b和CD31。幼龄T1DM模型小鼠P3代ADSC成骨诱导分化后,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Ost和Runx2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成脂诱导分化后,油红O染色可见ADSC脂滴明显增多(P<0.01),PPARγ和CEBPα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幼龄T1DM模型小鼠ADSC脂滴数增多(P<0.01)且增大,PPARγ和CEBPα mRNA表达亦显著增高(P<0.01)。结论 幼龄T1DM模型小鼠ADSC体外成脂分化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