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18, 32(8):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前沿论坛
  • 前沿论坛
    卢关伊,吴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成瘾是以强迫性用药为核心特征的慢性脑疾病,至今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药物成瘾经历了从偶然用药、规律性用药发展为强迫性用药的过程,从药物使用状态过渡到成瘾状态。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偶然用药和规律性用药方面,作为药物成瘾临床诊断的核心,强迫性用药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已建立了能较好地模拟成瘾患者强迫性用药特征的实验动物模型,发现皮质纹状体环路功能异常是规律性用药转换为强迫性用药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多巴胺、5-羟色胺和谷氨酸等神经传递的改变则是强迫性用药的分子基础。本文综述了药物成瘾强迫性用药的行为特征、动物模型和神经生物学基础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期望为理解药物成瘾的本质、研发有效的药物成瘾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 前沿论坛
    郑斯莉,缪朝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其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快速、有效地实现血管再通,从而拯救缺血但尚未梗死的脑组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血液纤溶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纤溶酶原激活作用,其重组蛋白阿替普酶是美国FDA 唯一批准用于治疗AIS 的溶栓药物。本文介绍内源性tPA分子的来源和功能,从其蛋白结构、变构活化、溶栓性质、半衰期和生理抑制剂等方面详细阐述tPA溶栓的分子机制。同时介绍重组人tPA及其代表性变异体,重点讨论tPA治疗AIS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包括tPA 的有效性、安全性、时间窗、患者纳入标准、给药途径和剂量以及tPA治疗AIS的不良反应等。此外,本文还着重介绍tPA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取栓新方法治疗AIS 的新进展。
  • 论著
  • 论著
    刘宁,苏本玉,管强东,于素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制备神经干细胞(NSC)丙烯酰胺(ACR)中毒模型,探讨钙蛋白酶抑制剂calpeptin(CP)对ACR中毒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新生24 h内Wistar乳大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DRG)培养48 h制备原代NSC,用抗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抗,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原代NSC 培养至第4天,将其分为细胞对照组、CP 组(CP 4 μmol•L-1)、ACR 染毒组(ACR760 μmol•L-1)和ACR+CP组(ACR 760 μmol•L-1+CP 4 μmol•L-1),培养48 h。采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NSC 中蛋白激酶A(PKA),PKC 和磷酸化高相对分子质量神经丝(p-NF-H)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免疫荧光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KA,PKC 和p-NF-H蛋白在NSC中的分布和表达。结果  经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制备的原代NSC巢蛋白免疫反应阳性,NSC纯度>90%;经维生素A 诱导,该原代NSC可分化成NSE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Western蛋白印迹实验结果表明,与细胞对照组相比,CP组NSC中PKA,PKC和p-NF-H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ACR组PKA和PKC蛋白表达分别下降41.6%和29.4%(P<0.05),p-NF-H 蛋白表达升高66.4%(P<0.05)。与ACR组相比,ACR+CP组PKA 和PKC 蛋白表达升高68.9%和34.4%(P<0.05),p-NF-H 蛋白表达降低18.6%(P<0.05)。免疫荧光法实验结果表明,与细胞对照组相比,CP组NSC中PKA,PKC 和p-NF-H荧光强度相近,ACR组PKA和PKC荧光强度减少且分布不均匀,p-NF-H荧光强度增加;与ACR 组相比,ACR+CP 组NSC中PKA和PKC荧光强度升高且分布均匀,p-NF-H荧光强度减弱。结论  ACR可导致NSC中PKA和PKC蛋白表达降低,p-NF-H蛋白表达升高;CP对ACR导致的上述变化有拮抗作用。
  • 论著
    高梦诗,郑敏子,叶心怡,施国邦,阙祥洁,张隆超,孙漩嵘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二氢吡喃并[2,3-c]吡唑类衍生物(36 号化合物)的体外抑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36号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MCF-7 和人肺癌细胞A549体外存活的影响,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cap-37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p21BaxNF- κB 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Bcap-37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JC-1 荧光探针法测定Bcap-3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  36号化合物对Bcap-37,MCF-7和A549细胞存活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其中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最低,为(22.4±0.8)m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6 号化合物在25 mg•L-1浓度下使Bcap-37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1),早期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1);在50 mg•L-1浓度下,使Bcap-37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p21BaxNF- κB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在10,25 和75 mg•L-1浓度下,使Bcap-37细胞MMP 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36号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抑瘤作用,可抑制Bcap-3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内线粒体通路和细胞外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
  • 论著
    彭培佩,王健,陈晨,黄芳,王芃,李山虎,王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p70核糖体S6激酶β-1(S6K1)抑制剂PF-4708671 激活蛋白激酶B(AKT)的分子机制,以及其联合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雷帕毒素)靶蛋白抑制剂NVP-BEZ235 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PF-4708671单独处理人乳腺癌MDA-MB-436和肺癌A549细胞0,1,3,6,12 和24 h或与西罗莫司联合处理24 h后,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p-S6及p-AKT表达水平;敲低肿瘤细胞中S6K1基因,并用PF-4708671处理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胞,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S6K1及p-AKT473表达水平;PF-4708671和NVP-BEZ235单用及联用于肿瘤细胞,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p-S6及p-AKT473的表达水平,同时分别采用平板克隆和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和存活。结果  PF-4708671处理肿瘤细胞不同时间后,在抑制S6K1 活性的同时增强AKT 活性(P<0.01);西罗莫司和PF-4708671都能抑制S6K1活性(P<0.01)并激活AKT,并在联用时进一步增强AKT活性;敲低S6K1基因导致AKT活性增强;PF-4708671处理敲低S6K1基因的突变型细胞,相对于野生型细胞,对AKT 活性的激活程度显著减弱(P<0.01);PF-4708671和NVP-BEZ235联用能抑制AKT活性(P<0.01),同时显著降低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和增殖活性(P<0.01)。结论  PF-4708671通过抑制S6K1活性反馈激活AKT,这可能是导致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减弱的原因之一;PF-4708671和NVP-BEZ235联用对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 论著
    方蕾,费巧玲,侯睿,高源,韩宜芯,齐睿娟,蔡润兰,周鸿,齐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双黄连注射液(SHLI)对Ⅰ型超敏反应性炎症的作用。方法  以抗虾原肌球蛋白(ST)多抗血清致敏大鼠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RBL-2H3,次日加入SHLI 0.5%~2.0%孵育30 min,再以ST攻击诱导其脱颗粒,荧光法检测上清β-氨基己糖苷酶含量;以佛波酯(PMA)/A23187 刺激人外周血嗜碱性白血病细胞KU812,用ELISA 测定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等炎症介质的水平;建立抗ST 多抗血清和ST 诱导的小鼠Ⅰ型超敏反应足肿胀模型,观察ip给予0.5%,1.0%和2.0% SHLI 3 d 对ST 攻击后1 h(速发相)和24 h(迟发相)小鼠足容积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0.5%,1.0%和2.0% SHLI 均明显抑制ST 所致RBL-2H3 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荧光值分别下降16%,31%和51%(P<0.01),并显著减少PMA/A23187诱导的KU812细胞上清中炎症介质TNF-α,IL-6和PGE2的含量,TNF-α 分别降低35%,55%和69%(P<0.01),IL-6 分别降低29%,51%和74%(P<0.01),PGE2分别降低31%,40%和55%(P<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速发相时SHLI 2.5 和5.0 mL•kg-1使足容积差分别降低69%和83%(P<0.01),迟发相时分别降低70%和100%(P<0.05,P<0.01)。结论  SHLI可抑制Ⅰ型超敏反应性炎症。
  • 论著
    孙航,阮豪南,王露露,张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梅花鹿鹿茸总蛋白(SVPr)对庆大霉素(GM)诱导的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① 体外培养HEK293 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PBS)、GM 模型组(GM 3 g•L-1孵育24 h)和GM+SVPr 组(给予SVPr 1,2 和4 g•L-1孵育24 h 后,分别加入GM 3 g•L-1共同孵育24 h)。以MTT 法测定GM对HEK293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生化试剂盒方法分别测定HEK29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细胞裂解液中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② 将42只ICR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ig 蒸馏水10 d,第3~10 天ip 给予生理盐水)、GM 模型组(ig 蒸馏水10 d,第3~10 天ip 给予GM 100 mg•kg-1)、阳性对照组(ig 给予芥子酸20 mg•kg-1 10 d,第3~10 天给药前6 h ip 给予GM 100 mg•kg-1)和SVPr 组(分别ig 给予SVPr 50,100 和200 mg•kg-1 10 d,第3~10 天给药前6 h ip 给予GM 100 mg•kg-1)。实验结束后记录小鼠体质量和肾质量,计算肾指数;以生化试剂盒方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中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水平,肾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和SOD 活性、MDA 和GSH 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SVPr 1,2 和4 g•L-1预处理可缓解GM 3 g•L-1诱导的HEK293 细胞存活率的降低(P<0.01);缓解GM诱导的HEK293细胞GSH和SOD的降低,及MDA和LDH水平的升高(P<0.01)。小鼠实验结果表明,SVPr 50,100 和200 mg•kg-1和阳性药芥子酸20 mg•kg-1均显著抑制GM 100 mg•kg-1诱导的小鼠肾指数、BUN、Cr、MDA、TNF-α 和IL-6 水平的升高(P<0.05,P<0.01),以及SOD, CAT和GSH水平的降低(P<0.05,P<0.01),并改善肾组织病理变化。结论  SVPr 可有效减轻GM 诱导的小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有关。
  • 综述
  • 综述
    张俊,宋必卫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是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器膜上的一类重要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其家族成员众多,组织分布广泛,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证实,TRP 通道与疼痛密切相关,多个TRP 通道的亚型在疼痛感受器中表达。TRP 通道不仅能被炎症介质直接或间接激活,表达增加,引起痛觉过敏和炎症性疼痛,而且还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而TRP 通道拮抗剂的使用能有效缓解疼痛。进一步研究表明,众多的TRP 通道调节剂已被发现,但存在着交叉性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已有多个以此为靶点研发的镇痛药物上市或进入临床试验。为此本文综述了TRP 通道在疼痛中的作用,探讨以TRP 通道为靶点研发新型镇痛药物的前景。
  • 综述
    张思然,李成檀,杨怡,张丽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缺血是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近期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氧化应激、炎症和自噬是脑缺血损伤病理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事件,且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和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对脑缺血损伤中三者的调节机制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脑缺血损伤的潜在治疗干预措施,为寻找有效的神经保护策略提供新思路。
  • 综述
    方萍,苏洁,梁凯伦,陈素红,吕圭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代谢紊乱是导致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原因。代谢性高血压已成为高血压的主要临床类型,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胃肠道作为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其分泌的胃肠激素在代谢性高血压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报道,胰高血糖素样肽1、食欲刺激素、瘦素、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等胃肠激素的变化会引起血压和糖脂代谢的改变,而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药物治疗及代谢手术等手段调节胃肠激素后,对代谢性高血压有治疗作用。本文综述了胃肠激素改变与代谢性高血压的相关性,为代谢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