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3, 37(9): 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前沿论坛
  • 前沿论坛
    胡莹莹, 张 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多种RNA疗法的兴起推动了微RNA(miRNA)药物的进一步发展。随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miRNA是调控心血管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miRNA模拟物和miRNA抑制剂是目前miRNA药物开发的2种主要策略。非临床研究已筛选出多个治疗性miRNA,在心衰、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常见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除心血管疾病本身病理机制的复杂性和非临床研究的局限性外,miRNA药物开发仍存在脱靶、不良反应和靶向递送困难等诸多瓶颈。目前第1个用于心衰治疗的miRNA药物CDR132L已进入临床试验,预示miRNA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具有良好前景。
  • 论著
  • 论著
    曹奕炜, 宋 睿, 吴 宁, 李 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脑神经炎症状态与运动疲劳之间的关联,并从脑能量代谢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采用雄性C57BL/6J小鼠。①小鼠分为溶剂对照和脂多糖(LPS)组(每只小鼠2.5 μg)、米诺环素组(每只小鼠12 μg)、AZD3965组(每只小鼠50 nmol)或4-CIN组(每只小鼠40 nmol),每组12只,LPS侧脑室注射(icv)给药12 h,米诺环素、AZD3965和4-CIN组分别icv给药后30 min进行小鼠转棒实验,测定小鼠在棒时间。② 小鼠分为溶剂对照和米诺环素3个剂量组(每只小鼠3,6和12 μg),每组12只,米诺环素icv给药后30 min进行小鼠跑台实验,测定小鼠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距离;或分为溶剂对照和米诺环素组(每只小鼠12 μg),每组12只,米诺环素icv给药后30 min进行小鼠负重游泳实验,测定小鼠游泳持续时间。③小鼠分为溶剂对照、LPS(每只小鼠2.5 μg)和LPS+米诺环素组(每只小鼠2.5 μg+12 μg),每组12只,LPS组为LPS icv给药后12 h、LPS+米诺环素组为icv给予LPS后12 h再icv给予米诺环素后30 min进行小鼠跑台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或处死取大脑运动皮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检测大脑运动皮质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羧酸转运体1(MCT-1),MCT-2和MCT-4 mRNA表达水平。④小鼠分为溶剂对照和AZD3965 3个剂量组(每只小鼠12.5,25和50 nmol)、4-CIN 3个剂量组(每只小鼠10,20和40 nmol)、AZD3965组(每只小鼠50 nmol)或4-CIN 1组(每只小鼠40 nmol),每组12只,icv给予AZD3965和4-CIN后30 min进行小鼠跑台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结果  ①与溶剂对照组相比,LPS、米诺环素、AZD3965和4-CIN对小鼠在棒时间均无影响,表明它们均不影响小鼠运动协调性。②与溶剂对照组比较,米诺环素(每只小鼠12 μg)显著增加小鼠跑台运动持续时间、运动距离和小鼠负重游泳持续时间(P<0.01)。③ LPS(每只小鼠2.5 μg)显著降低小鼠跑台运动持续时间、运动距离和小鼠负重游泳持续时间(P<0.01),小鼠大脑运动皮质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MCT-1,MCT-2和MCT-4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LPS组相比,米诺环素(每只小鼠12 μg)可显著阻断LPS对小鼠运动疲劳的影响(P<0.05),且小鼠大脑运动皮质IL-1β和TNF-α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MCT-1,MCT-2和MCT-4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④与溶剂对照组相比,AZD3965 (每只小鼠50 nmol)和4-CIN(每只小鼠40 nmol)均显著降低小鼠跑台运动持续时间、运动距离和小鼠负重游泳持续时间(P<0.05)。结论  脑神经炎症是导致小鼠运动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神经元能量底物供给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乳酸穿梭实现的。
  • 论著
    鲍金豪, 常海霞, 黎进峰, 房鑫鑫, 代 威, 李云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咖啡因(CAF)和盐酸羟哌吡酮(代号:YL-0919)对大鼠注意力、行为控制和反应速度的影响,并比较二者作用特点。方法  通过训练构建五选择连续反应时间任务(5-CSRTT)大鼠模型,并分为模型对照组、CAF(2.5,5.0,10.0和20.0 mg·kg-1)组和YL-0919(2.5和5.0 mg·kg-1)组,分别单次ig 给予双蒸水、CAF或YL-0919,以准确率、正确次数、错误次数和遗漏次数评价注意力,以冲动次数和固执次数评价行为控制,以平均正确潜伏期和平均摄食潜伏期评价反应速度。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AF 2.5和5.0 mg·kg-1组大鼠注意力、行为控制能力和反应速度均无明显改变,而10.0和20.0 mg·kg-1组大鼠正确次数显著减少(P<0.01),准确率显著下降(P<0.05);YL-0919 5.0 mg·kg-1组大鼠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5),准确率显著提高(P<0.05),而冲动次数、固执次数、平均正确潜伏期和平均摄食潜伏期无明显变化。结论  YL-0919可显著提高5-CSRTT模型大鼠注意力,且不影响其行为控制和反应速度;而CAF具有减弱注意力和行为控制并增强冲动行为的作用。
  • 论著
    宋广平, 吴 敏, 梁丽云, 李慧艳, 张学敏, 李 平, 张宇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对B细胞分化和抗体生成的影响,为提高疫苗有效性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方法  流式分选经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的脾幼稚B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GABA A1型受体(Gabra1)和Gabra2、GABA B1型受体(Gabbr1)和Gabbr2、溶质运载蛋白6A家族成员1(Slc6a1)、Slc6a11、Slc6a12和Slc6a13 mRNA表达。建立B细胞体外分化体系,分离小鼠脾B细胞与NB-21饲养层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GABA 0.2,1.0和2.0 mmol·L-1对浆细胞分化百分比的影响。每只小鼠ip给予100 μg乙酰化4-羟基-3硝基苯基偶联钥孔血蓝蛋白(NP-KLH)和0.1 mL铝佐剂构建经典的抗原免疫小鼠模型,分为免疫+PBS和免疫+GABA组。正常对照组注射0.1 mL双蒸水和0.1 mL铝佐剂。免疫+PBS和免疫+GABA组分别ip给予PBS和GABA 20 mg·kg-1,每天1次,共12 d。第13天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生发中心B细胞、总浆细胞和IgG1+浆细胞百分比,ELISA检测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第27天后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中抗原特异性浆细胞百分比。结果  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幼稚B细胞、生发中心B细胞和浆细胞均表达Gabbr1。在B细胞体外分化过程中,与细胞对照组相比,GABA 1.0和2.0 mmol·L-1处理均显著促进幼稚B细胞向CD138+浆细胞分化(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免疫+PBS组小鼠脾生发中心B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总浆细胞和IgG1+浆细胞百分比增加(P<0.05,P<0.01);骨髓中抗原特异性浆细胞百分比增加(P<0.01);血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P<0.01)。与免疫+PBS组相比,免疫+GABA组总浆细胞(P<0.01)和IgG1+浆细胞百分比(P<0.05)增加,骨髓中抗原特异性浆细胞百分比增加(P<0.05),血清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P<0.01)。结论  神经递质GABA可促进浆细胞分化和高亲和力抗体生成,其在调控B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论著
    李 露, 李 雪, 孟广雨, 刘元林, 王 洋, 吴楚姗, 许婷婷, 白海涛, 袁福临, 郑荣秀, 张 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miR-21-5p对1型辅助性T细胞(Th1细胞)极化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提取小鼠脾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阴性分选试剂盒分离初始(naïve)CD4+ T细胞,用抗小鼠CD3ε,CD28和白细胞介素4(IL-4)单克隆抗体及小鼠IL-12和IL-2混合因子诱导体系诱导初始 CD4+ T细胞向Th1细胞极化,同时转染miR-21-5p模拟物或模拟物对照,分别命名为Th1诱导组、诱导+模拟物对照组和诱导+miR-21-5p模拟物组,72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和干扰素γ(IFN-γ) 双阳性(CD4+ IFN-γ+)细胞百分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Th1细胞极化相关关键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Th1细胞极化相关通路关键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21-5p作用靶标关键细胞因子IFN-γ、信号通路受体IL-12受体β1(IL-12Rβ1)和信号转录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的表达。结果  经免疫磁珠分选获得高表达CD62L的初始CD4+ T细胞。与Th1诱导组和诱导+模拟物对照组相比,诱导+miR-21-5p模拟物组CD4+ IFN-γ+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Th1细胞极化相关Janus激酶(JAK)/STAT信号通路关键转录因子STAT1(P<0.01)、STAT4(P<0.05)和T盒21转录因子(T-bet)(P<0.01)mRNA表达显著下调,IFN-γ(P<0.01)和IL-12Rβ1(P<0.05)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下调,同时STAT1和STAT4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表明,miR-21-5p模拟物可分别特异性靶向结合IFN-γ(P<0.01),IL-12Rβ1(P<0.01)和STAT1(P<0.05)基因的3′-非翻译区,而对应靶向位点突变后miR-21-5p模拟物不影响其表达。结论  miR-21-5p可靶向下调IFN-γ,IL-12Rβ1和STAT1表达,抑制IL-12和IFN-γ介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Th1细胞极化。
  • 论著
    简肖肖, 张万鹏, 常 艳, 张学敏, 李慧艳, 胡怀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14B(PPP1R14B)对神经母细胞瘤(NB)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的调控作用,为其治疗提供潜在新靶标。方法  在NB细胞SK-N-BE(2)-M17中转染2条不同序列小干扰RNA(siRNA)(PPP1R14B siRNA#1和#2)敲低PPP1R14B,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PPP1R14B的敲低效果。在SK-N-BE(2)-M17 GFP-H2B细胞中转染PPP1R14B siRNA#1和#2,Time-lapse活细胞成像技术动态监测敲低PPP1R14B对该细胞有丝分裂进程的影响。采用酶切克隆法构建靶向PPP1R14B的2条不同序列短发夹RNA(shRNA)(shPPP1R14B#1或#2)慢病毒质粒,并感染SK-N-BE(2)-M17细胞建立PPP1R14B稳定敲低细胞,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敲低效果,克隆形成实验观察敲低PPP1R14B对SK-N-BE(2)-M17细胞生长的影响。基于GEO数据库的临床数据,按NB不同临床分期分组,分析各组样本中PPP1R14B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与转染对照siRNA相比,转染PPP1R14B siRNA#1和#2均可有效敲低SK-N-BE(2)-M17细胞中PPP1R14B mRNA和蛋白表达(P<0.01)。Time-lapse活细胞成像结果显示,与转染对照siRNA相比,转染PPP1R14B siRNA#1和#2组SK-N-BE(2)-M17 GFP-H2B细胞有丝分裂期时间延长(P<0.05),且主要是有丝分裂前中期时间显著延长(P<0.01)。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与转染对照shRNA相比,转染shPPP1R14B#1和#2均可有效敲低SK-N-BE(2)-M17细胞中PPP1R14B蛋白表达(P<0.01);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转染shPPP1R14B#1或#2稳定敲低组细胞克隆形成数亦明显降低(P<0.01)。GEO数据库分析显示,PPP1R14B mRNA表达水平与NB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敲低PPP1R14B导致SK-N-BE(2)-M17细胞有丝分裂期阻滞和生长减慢,PPP1R14B在NB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论著
    韩永涛, 蔡祖超, 凤志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丙戊酸(VPA)及其衍生物2-己基-4-戊炔酸(HPTA)对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失活的成纤维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取生长良好BRCA2双等位基因失活的EUFA423成纤维细胞,实验分组:① 电离辐射(IR) 0(细胞对照),2,4和6 Gy组,VPA+IR 0,2,4和6 Gy组(VPA 500 μmol·L-1预处理24 h后进行IR)和HPTA+IR 0,2,4和6 Gy组(HPTA 15 μmol·L-1预处理24 h后进行IR);② 细胞对照、VPA、HPTA、IR对照、VPA+IR和HPTA+IR组,除IR剂量为8 Gy外,其他处理同①。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中性和碱性彗星实验检测细胞核拖尾尾距,并计算DNA双链断裂(DSB)百分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磷酸化组蛋白(γH2AX)、53BP1、重组酶Rad51和BRCA1蛋白焦点阳性细胞百分率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给予EUFA423细胞IR 2,4和6 Gy处理后,与同剂量IR对照组比较,VPA+IR和HPTA+IR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中性和碱性彗星实验结果均显示,与同时间IR对照组比较,IR 8 Gy处理后0,30和60 min VPA+IR和HPTA+IR组细胞核拖尾尾距均明显增加,DNA DSB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和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IR 8 Gy处理后6 h,VPA+IR和HPTA+IR组γH2AX和53BP1焦点阳性细胞百分率及γH2AX和53BP1蛋白表达水平与IR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BRCA1和Rad51焦点阳性细胞百分率及BRCA1和Rad5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上述指标VPA+IR和HPTA+IR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VPA和HPTA对BRCA2失活的EUFA423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VPA 500 μmol·L-1和HPTA 15 μmol·L-1对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相似。
  • 综述
  • 综述
    董 颖, 李纪丰, 张宇欣, 郭浩林, 白 婷, 杨 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化学性肝损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也是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关键原因之一,然而其确切的机制尚未阐明,治疗选择非常有限。研究表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研究最广泛的炎症体,其诱导的炎症反应在化学性肝损伤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在化学性肝损伤的药物治疗中,靶向NLRP3炎症小体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天然产物可通过靶向NLRP3炎症小体发挥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阻止细胞焦亡,对多种化学物质诱导的肝损伤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 综述
    李 雪, 王 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已成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尽管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其联合治疗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于一些高度侵袭、快速转移类型的肿瘤疗效欠佳,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溶瘤病毒(OV)是一类新兴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可感染肿瘤细胞,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裂解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无损伤。OV可改善肿瘤微环境,使“冷”肿瘤变为“热”肿瘤,但同时又可上调肿瘤局部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自然杀伤细胞(NK)来源的外泌体(NK-Exo)能够对多种恶性肿瘤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同时可下调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刺激免疫细胞,调节免疫反应甚至逆转肿瘤免疫抑制,重新激活免疫系统。OV联合NK-Exo疗法可能会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疗效,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策略。本文就OV和NK-Exo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发现新的抗肿瘤策略提供思路。
  • 综述
    唐 蒙, 刘 静, 曾 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硅沉着病(矽肺)是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较高的粉尘(又称矽尘)导致肺部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随着纤维化的发展逐渐损害肺功能。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硅沉着病发病的重要机制。在硅沉着病患者或实验动物模型的不同生物样本中存在许多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其对硅沉着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重要诊断和治疗价值。本文对硅沉着病患者或实验模型动物的血液、尿液、肺组织、呼出气体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氧化应激标志物的类型、潜在生物学意义、以及优点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为其可能应用于临床实践和设定职业暴露限值提供新的方向和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