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前沿论坛
  • 前沿论坛
    Jeremy COPP, 谢伟东, 张朝杰, Jon BERGLIN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近,癌症免疫治疗作为可行性的新治疗法而得到广泛青睐。免疫治疗主要分为2种类型,即被动免疫治疗和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包括单克隆抗体和(或)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主动免疫治疗包括癌症疫苗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癌症疫苗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识别特异性的肿瘤抗原。CAR-T治疗是利用遗传工程改造的患者的T细胞,通过嵌合抗原受体识别肿瘤抗原。最近一些成功的案例,包括美国FDA批准的癌症免疫疗法,让各大制药公司对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报以强烈兴趣,如使用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和针对前列腺癌的Provenge癌症疫苗,以及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具有突破性的CAR-T免疫治疗。本综述讨论了目前肿瘤免疫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论著
  • 论著
    梁永红, 苏延旭, 马兴才, 张洪也, 蒋兴明, 陆世银, 苏志恒, 郑华, 宋慧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广西中华眼镜蛇(Naja naja atra)的蛇毒蛋白(natrin)对SD大鼠原代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影响,并探讨natrin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钙、钾离子通道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用natrin 5,25和125 mg·L-1预处理原代SD乳大鼠心肌细胞24 h后,再以H2O2 0.3 mmol·L-1诱导损伤,以Fluo-3为Ca2+荧光探针,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另外用natrin 5,25和125 mg·L-1及维拉帕米(Ver)5 nmol·L-1预处理24 h后,再以H2O2 0.3 mmol·L-1诱导损伤15 min,FQPCR法检测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Cav1.2,Calm,RyR2和钾离子通道Kir6.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作用3~15 min心肌细胞内钙荧光平均峰值增强49.37%(P<0.01);而给予natrin 5,25,125 mg·L-1预处理24 h组该平均峰值分别增强27.52%,12.71%和5.15%,显著低于H2O2组(P<0.01)。PCR结果表明,H2O2损伤组其心肌细胞Cav1.2,Calm,RyR2及Kir6.2的mRNA表达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78倍,1.26倍,4.34倍和0.79倍(P<0.01);而给予natrin及维拉帕米干预组,细胞Cav1.2,CalmRyR2的mRNA表达较H2O2损伤组均显著降低(P<0.01),而Kir6.2的mRNA表达较H2O2损伤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广西中华眼镜蛇natrin可明显减轻H2O2所致的心肌细胞钙超载,对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2O2损伤的心肌细胞的Cav1.2,CalmRyR2的mRNA表达及增加Kir6.2的mRNA表达有关。
  • 论著
    战奕巍, 徐子茜, 郭新慧, 李荣佳, 沈金平, 许旭东, 张宝旭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新天然药物二月兰籽对传统中药白鲜皮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连续4 d,小鼠ig给予二月兰籽水煎剂36,54和72 g·kg-1。第4天给药后3 h,ig给予白鲜皮水煎剂70 g·kg-1,24 h后麻醉小鼠,内眦静脉取血,取肝组织。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含量,计算GSH/GSSG比值。肝组织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并对病理图片进行坏死和变性组织面积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白鲜皮模型组血清GPT,GOT和LDH活性分别升高500,140和40倍(P<0.01);二月兰籽水煎剂能明显降低白鲜皮水煎剂引起的血清GPT,GOT和LDH活性的升高(P<0.05,P<0.01),其中二月兰籽水煎剂36,54和72 g·kg-1组血清GPT水平分别下降62%,75%和99%,GOT水平分别下降70%,82%和98%,LDH水平分别下降55%,75%和96%。白鲜皮模型组肝组织MDA含量为(1.39±0.58)μmol·g-1组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近10倍(P<0.01);GSH/GSSG比值为3.53±1.27,较正常对照组下降约40%(P<0.01);二月兰籽72 g·kg-1组肝组织MDA含量为(1.09±0.29)μmol·g-1组织,较白鲜皮模型组下降22%(P<0.05);二月兰籽水煎剂组GSH/GSSG比值较白鲜皮模型组分别升高47%,42%和54%(P<0.05)。对各组肝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正常对照组和二月兰籽水煎剂72 g·kg-1组未见明显肝损伤,白鲜皮模型组肝损伤面积达总面积的(64.1±8.5)%,二月兰籽水煎剂36和54 g·kg-1组肝组织损伤面积均较白鲜皮模型组减少,分别为(37.5±7.1)%和(20.0±0.8)%(P<0.01)。结论 二月兰籽水煎剂对白鲜皮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论著
    李欣, 曹焕玲, 赵亚伟, 郭银汉, 王庆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亚单位A (SDHA)对小鼠肝细胞BNL CL.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敲低BNL CL.2细胞中sdha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慢病毒的感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sdha mRNA和SDHA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 无相关shRNA对照组和sdha shRNA组慢病毒的感染效率均>80%。与无相关shRNA对照组相比,感染sdha shRNA慢病毒载体的BNL CL.2细胞sdha mRNA水平降低20倍左右(P<0.0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10倍左右(P<0.01);细胞增殖速度减慢,为无相关shRNA对照组的70%左右(P<0.05);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0/GI期细胞百分率是无相关shRNA对照组的1.17倍(P<0.01),G2/M期细胞百分率为1.37倍(P<0.01),S期细胞百分率为73.8%(P<0.01);但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降低SDHA表达对小鼠肝细胞BNL CL.2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相关,与细胞凋亡无明显关系。
  • 论著
    汪艳艳, 李海霞, 巫亚俊, 赵修南, 麻浩, 刘坤璐, 武军华, 单俊杰, 王玉霞, 王海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牛膝果寡糖ABP-50-FOS对H1N1流感疫苗的佐剂活性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毛细管电泳、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研究ABP-50-FOS的理化性质;BALB/c小鼠肌肉注射H1N1流感疫苗3 μg和ABP-50-FOS 200 μg初次免疫,28 d后加强免疫。分别于初次和再次免疫后14 d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G,IgG1,IgG2a,IgG2b,IgG3和IgM抗体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脾细胞中CD3+,CD19+,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MTT法测定小鼠脾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干扰素γ(IFN-γ)、胸腺细胞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4(IL-4)、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及小鼠骨髓细胞和DC2.4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IL-12p70含量。结果 ABP-50-FOS是一种果寡糖,峰高分子质量为1885 u,骨架结构为1,2-连接和1,6-连接的果糖。该寡糖能明显升高H1N1流感疫苗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IgG,IgG2a和IgM抗体水平(P<0.01),提高免疫小鼠脾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体外实验表明,ABP-50-FOS能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和IFN-γ分泌(P<0.01),促进胸腺细胞IL-4分泌(P<0.01),刺激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P<0.01)和DC2.4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p70(P<0.01),对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的分泌有抑制作用。结论 牛膝果寡糖ABP-50-FOS对H1N1流感疫苗具有良好的佐剂活性,体外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 论著
    张琼丽, 罗文鸿, 林哲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甘露醇是否通过引起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氧化应激反应而损伤细胞。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甘露醇(50,100,150,200,250,300,350和400 mmol·L-1)处理HK-2细胞4,10,24,48和72 h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甘露醇100和250 mmol·L-1作用细胞4~72 h,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MDA含量、SOD活性和GSH含量。结果 甘露醇250 mmol·L-1作用72 h,细胞增殖活性约为溶剂对照组的50%(P<0.05);孵育4 h,细胞ROS的荧光强度(68.7±3.6)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50.3±4.6)(P<0.05);孵育4~72 h,细胞形态出现细胞肿胀、空泡化,细胞脱落;细胞内MDA含量明显增高(P<0.05),SOD活性和GSH含量明显下降(P<0.05)。孵育4 h时,溶剂对照组和甘露醇250 mmol·L-1处理组细胞内MDA含量分别为(3.1±1.6)和(20.9±5.7)μmol·g-1蛋白,SOD活性分别为(71.8±6.5)和(47.3±8.8) kU·g-1蛋白,GSH含量分别为(60.8±2.3)和(13.6±3.3)μmol·g-1蛋白。甘露醇100 mmol · L-1处理组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 高浓度(250 mmol·L-1)甘露醇可能通过氧化应激途径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
  • 论著
    张娜, 奇锦峰, 孙晨, 余文浩, 王永辉, 林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板蓝根饮片水煎液(DRI)、板蓝根颗粒(GRI)及其所含成分靛蓝、靛玉红对小鼠肾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中2个主要亚型OCT1和OCT2的影响。方法 NIH小鼠每组60只,分别ig给予DRI 1.6和6.4 g·kg-1(生药量),GRI 0.615和2.460 g·kg-1,靛蓝0.008和0.640 mg·kg-1,靛玉红0.0192和1.5360 mg·kg-1,每天2次,连续5 d。同时设纯水和0.5%羧甲纤维素钠(CMC)为对照组,糊精加蔗糖(各1.5 g·kg-1)添加剂组和奎尼丁(0.025 g·kg-1)阳性对照组。末次给药后60 min静脉注射二甲双胍(Met)5 mg·kg-1,给Met后1.0,2.5,5.0,7.5,10.0和20.0 min时每组分别各取10只小鼠处死,收集全血并摘取双肾,右肾匀浆后测定Met蓄积量,左肾用于检测OCT mRNA表达。另取NIH小鼠每组10只,同法给药,摘取左肾制备肾切片进行Met摄取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肾组织及肾切片匀浆液中Met浓度;药动学软件(DAS 2.0)分析血清及肾组织中Met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小鼠肾OCT1OCT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纯水对照组比,0.5% CMC组和蔗糖加糊精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DRI 6.4 g·kg-1、GRI 2.460 g·kg-1、靛蓝0.640 mg·kg-1和靛玉红1.5360 mg·kg-1组血液药动学参数均出现显著变化(P<0.05,P<0.01):t1/2β延长13%~97%,Vd减少13%~72%,Cl降低9%~65%,AUC0-20 min增加13%~135%;各供试物组肾组织Met蓄积量显著升高(P<0.01);肾切片Met摄取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肾组织OCT1OCT2 mRNA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下调(P<0.05,P<0.01)。结论 DRI、GRI、靛蓝和靛玉红在所用剂量下对小鼠肾OCT1和OCT2均有明显抑制作用,DRI和GRI的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主要来自其所含的靛蓝和靛玉红。
  • 论著
    孟涛, 苗盼盼, 纪玉青, 牛勇, 宾萍, 戴宇飞, 郑玉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以原代小鼠肝细胞为受试细胞,以细胞内磷酸化组蛋白H2AX (γH2AX)表达改变为检测指标的体外检测化学物遗传毒性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的两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获取小鼠肝细胞,并运用三明治法体外培养肝细胞。选择4种已知的遗传毒物平阳霉素、苯并芘、苯乙烯和氧化苯乙烯及2种非遗传毒物硫唑嘌呤和环孢素A作为受试物,用受试物0~40 μmol·L-1处理原代培养肝细胞0~24 h,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 利用所建立的方法筛选上述4种遗传毒物均获得阳性结果,2种非遗传毒物均呈阴性反应。直接遗传毒物平阳霉素和氧化苯乙烯作用3 h,间接遗传毒物苯并芘和苯乙烯作用6 h时,γH2AX表达量最高(P<0.01)。4种遗传毒物处理组在最适时间点(直接遗传毒物:3 h;间接遗传毒物:6 h)及最适作用浓度(10 μmol·L-1)诱发细胞γH2AX的表达水平依次为25.7,18.4,12.4和14.2(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DMSO溶剂对照组的18,12,8和10倍(P<0.01),且γH2AX的表达水平与遗传毒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非遗传毒物硫唑嘌呤和环孢素A处理组与DMSO溶剂和空白对照组相比,γH2AX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利用原代肝细胞模型检测γH2AX表达水平可在无S9的情况下有效区分遗传毒物与非遗传毒物和直接遗传毒性与间接遗传毒性。γH2AX表达水平可作为鉴别遗传毒物与非遗传毒物的有效参考指标。
  • 论著
    王乐, 刘长姣, 李明春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在荷瘤裸小鼠体内的时辰药动学特点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雌性裸鼠于12 h明暗周期中适应性饲养2周后,于右腋皮下接种HCC827细胞,制备荷瘤裸鼠模型。2周后将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8:00或20:00 ig给予吉非替尼1 mg·kg-1,给药后选取10个时间点取血,检测血药浓度,应用WinNonlin 6.3计算药动学参数。将造模后未给药的裸鼠于8:00,12:00,16:00,20:00,24:00及次日4:00处死取肝组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色素P-4503a11(Cyp3a11)与Cyp3a13基因的mRNA水平,以及调控其诱导表达的核受体孕烷X受体(PXR)和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AR) mRNA水平。结果 荷瘤裸鼠8:00给药组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平均滞留时间(MRT)均高于20:00给药组(P<0.05);8:00给药组的清除率(Clz/F)低于20:00给药组(P<0.05)。荷瘤裸鼠Cyp3a11Cyp3a13 mRNA水平在20:00表达最高;PXRCAR mRNA水平的变化与Cyp3a11Cyp3a13 mRNA基本一致。结论 吉非替尼在荷瘤裸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可能与CYP3A及调控基因的时辰性表达有关。
  • 综述
  • 综述
    姚盛波, 郝建慧, 李旭光, 樊莉, 刘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随着医学的发展,天然产物抗心律失常的优势和潜力日益显现,但其作用靶点尚未完全阐明。近十年来,科学家们不断深入探明天然产物作用靶点,发现其可通过抑制钠、L型钙、瞬时外向钾和ether-a-go-go等相关基因通道电流及稳态钾离子电流,增加缓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离子电流和ATP敏感钾离子电流;抑制微小RNA (miRNA)-1表达,改变心脏miRNA表达谱;影响Na+-K+-ATP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β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调节脂质代谢,进而影响心脏节律,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本文就天然产物抗心律失常作用靶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
    易吉平, 曾明, 何兴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纤维化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肺部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肺组织炎性损伤、组织结构破坏、间充质胶原增多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其病因复杂,大部分肺纤维化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研究表明,鞘磷脂类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肺纤维化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鞘磷脂类信号通路的组成、功能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为深入探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法提供新思路。
  • 综述
    戴灵豪, 伍义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血红素加氧酶(HO)是降解血红素成为一氧化碳(CO)、铁离子和胆绿素过程中的限速酶,其亚型HO-1的诱导、超表达或抑制降解可显著抑制乙肝和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急/慢性炎症及纤维化。HO-1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与细胞保护密切相关,能改善多种因素引起的肝损伤,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慢性免疫排斥反应及肝移植生存率均有改善作用。HO-1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抑制HO-1表达能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减缓肝癌生长及其血管生成,提示它可能是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分析了HO-1及其产物在病毒性肝炎、肝损伤、肝纤维化、肝移植和肝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旨在阐明HO-1的靶点特性。鉴于HO-1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炎和保肝作用,且抑制HO-1表达能抑制肝癌生长,故靶向HO-1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肝病及新药研发的一种新策略。
  • 综述
    贾栗, 彭辉, 赵增明, 乌瀚宝栎尔, 彭双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药物研发及安全性评价对实验动物的需求量大,费用高,周期长,种属差异性问题难以克服。人胚胎干细胞(hESC)可自我更新及定向分化为多种类型的细胞,逐渐成为毒性测试体外替代法的新工具。hESC的体外替代模型预测受试物对人体各种靶器官的毒性及毒作用机制,如生殖毒性测试模型、神经发育毒性测试模型及体外代谢模型等,结合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快速高效地分析多条代谢通路,寻找潜在的毒性生物标志物。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综述
    饶婉宜, 鲁惠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以异氟烷为代表的多种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对啮齿类动物的学习记忆功能产生广泛而多样的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在异氟烷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神经细胞功能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已有的异氟烷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明确的机制及预防方法。这些作用的具体机制包括抑制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的水解,促进神经元凋亡;过度活化1、4、5-三磷酸肌醇受体,引起细胞内钙离子失调;抑制乙酰胆碱,抑制长时程增强等。同时包括了目前的一些探索性预防措施的研究如右美托咪啶和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