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前沿论坛
  • 前沿论坛
    赵英永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代谢组学属于系统生物学的一部分,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研究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前后内源性小分子代谢产物图谱及其动态变化。代谢组学是采用现代不同分析技术测定生物体液、细胞提取物、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代谢物的变化。代谢组学研究将为临床用药、疾病诊断和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整体的方法。慢性肾脏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包括早期的慢性肾小球性肾炎(IgA肾病)、后续的慢性肾损伤(糖尿病性肾病)、慢性肾衰竭(肾移植前后的终末期肾病)等。目前慢性肾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尚未完全明确,本文概括液相色谱-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阐明慢性肾病(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生物化学作用机制研究,以便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提出代谢组学应用于慢性肾病面临的挑战,希望代谢组学能鉴定的生物标志物应用于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及相关治疗研究。
  • 论著
  • 论著
    吴涛;关广聚;刘海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硝基油酸(OA-NO2)对肾急性缺血再灌注(I/R)模型小鼠肾的保护作用。方法 C57小鼠分为假手术、I/R模型对照、I/R+OA-NO2 500 μg·kg-1和I/R+油酸(OA)500 μg·kg-1组。I/R小鼠使用乙醚麻醉后,开腹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30 min,去除血管夹,再灌注24 h制备肾I/R模型。I/R+OA-NO2和I/R+OA组在去除血管夹后分别ip给予OA-NO2和OA 500 μg·kg-1,每6 h注射1次。假手术和I/R模型组ip给予乙醇0.8 ml·kg-1。24 h后处死小鼠,取血和肾组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小鼠血浆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改变,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实时PCR检测肾组织细胞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胞浆亚基(p47)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催化亚基(gp91)基因表达,Western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组织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ELISA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I/R模型组小鼠血浆BUN和Cr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OA-NO2处理后,与I/R模型组比较,血浆BUN水平降低36%(P<0.01),Cr水平降低44%(P<0.01);I/R+OA组BUN和Cr水平无明显变化。I/R模型组小鼠肾组织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细胞结构消失、肾小管管腔扩张和肾小管管腔管型堵塞等改变,血浆TNF-α浓度、肾组织ICAM-1,IL-1β,p47和gp91 mRNA表达、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及MDA含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应用OA-NO2处理后,与I/R模型组比较,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肾小管管腔扩张明显改善,未发现明显的肾小管管腔管型堵塞;血浆TNF-α浓度由I/R模型组的(590±73)ng·L-1降低至(259±71)ng·L-1(P<0.01),肾组织ICAM-1,IL-1β,p47和gp91基因表达以及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降低(P<0.01),MDA含量由I/R模型组的(3.6±0.7)mol·g-1组织降低至(1.8±0.4)mol·g-1组织(P<0.01);应用OA处理后,上述指标与I/R模型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OA-NO2对肾I/R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通路有关。
  • 论著
    张凤;姜昊澄;陈香儒;马哲;于海玲;全哲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酞嗪四唑衍生物6-(4-氯苯氧基)-四唑并[5,1-a]酞嗪(Q808)的抗抑郁样作用。方法 按照分组小鼠分别po给予Q808 5,10和20 mg·kg-1,连续7 d,分别于第3天和第7天给药后1 h进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记录5 min内不动时间,强迫游泳实验记录4 min内不动时间,同时检测强迫游泳实验小鼠的单胺氧化酶(MAO)活性。旷场实验小鼠在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1 h后记录3 min内小鼠的水平活动、垂直活动及修饰次数。利血平拮抗实验中,小鼠在连续7 d的末次给药1 h后ip给予利血平4 mg·kg-1,测定给予利血平1 h后的上睑下垂,给予利血平2, 3和4 h后的肛温。结果 在小鼠悬尾实验中,Q808 10,20 mg·kg-1和丙米嗪10 mg·kg-1在第3次用药后,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动时间分别减少26%,29%和42%(P<0.05);在第7次用药后,Q808 5, 10, 20 mg·kg-1和丙米嗪10 mg·kg-1分别减少不动时间24%, 27%,35%和28% (P<0.05)。在强迫游泳实验中,Q808 10, 20 mg·kg-1和丙米嗪在第3次用药后, 分别减少不动时间28%,29%和27%(P<0.05);在第7次用药后,Q808 5, 10, 20 mg·kg-1和丙米嗪分别减少不动时间25%, 27%, 30%和27%(P<0.05);Q808 5,10和20 mg·kg-1均没有明显改变小鼠脑组织MAO活性及小鼠旷场实验中的自发活性。在利血平拮抗实验中,Q808 20 mg·kg-1明显拮抗小鼠的眼睑下垂, 拮抗率为55%(P<0.05);Q808 10和20 mg·kg-1明显拮抗给予利血平2, 3和4 h后小鼠的低温状态,拮抗率分别为25%, 32%, 27%及33%, 28%和29%(P<0.05)。结论 Q808对小鼠具有抗抑郁样作用。
  • 论著
    沈耀;李娟;田月洋;吕建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肌肽在高浓度谷氨酸作用下对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GLT-1)和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GLAST)的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染色法鉴定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谷氨酸10 mmol·L-1作用星形胶质细胞24, 48和72 h,MTT法和细胞核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死亡模式。肌肽5 mmol·L-1预处理30 min后,加入谷氨酸10 mmol·L-1作用24 h,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GLT-1和GLAST蛋白及mRNA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肌肽5 mmol·L-1单独作用1~5 d后,GLT-1 mRNA和GLAST mRNA表达。肌肽5 mmol·L-1预处理30 min再加谷氨酸10 mmol·L-1作用30 min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胞外上清液谷氨酸含量。结果 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在95%以上。谷氨酸10 mmol·L-1攻击48 h内不影响星形胶质细胞存活,而攻击72 h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下降至82.0%,细胞凋亡率增加至24.7%。肌肽5 mmol·L-1预处理30 min,则能显著上调高谷氨酸环境下星形胶质细胞GL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但不影响GLAST的表达。肌肽单独处理1~5 d不影响GLT-1和GLAST mRNA的表达。肌肽预处理能显著提高星形胶质细胞对胞外谷氨酸的摄取能力。结论 在高浓度谷氨酸条件下,肌肽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对胞外谷氨酸的快速摄取,同时上调GLT-1的表达,但不影响GLAST的表达。
  • 论著
    李宗泽;杨清俊;朱艳凌;刘影;杨菁;李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肌肽对高糖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H-SY5Y细胞用含葡萄糖50 mmol·L-1的高糖培养液和肌肽0.6,3和15 mmol·L-1的培养液培养48 h,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CD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低糖培养基)相比,高糖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Hoechst33258染色发现细胞核固缩裂解,呈凋亡特征性改变;细胞凋亡率、细胞中ROS的水平、上清液中8-OHdG的分泌量明显升高(P<0.01)。与高糖组相比,肌肽0.6,3和15 m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Hoechst33258染色发现细胞核核固缩裂解减少,形态明显改善;细胞凋亡率分别降低至(20.65±1.13)%,(14.95±0.64)%和(9.95±0.61)%(P<0.01);细胞中ROS的水平分别降低至(182±16)%,(168±15)%和(140±10)%(P<0.05);上清液中8-OHdG的分泌量均明显降低,分别为2.780±0.154,2.136±0.100和(1.864±0.151)μg·L-1(P<0.01)。单纯肌肽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核形态以及细胞凋亡率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细胞中ROS水平和上清液中8-OHdG的分泌量均有所降低,分别为(88±9)%和(0.380±0.023)μg·L-1(P<0.05)。甘露醇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肌肽对高糖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肌肽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 论著
    王本泉;张玲;黄雪;陈宗静;白永恒;吴存造;周蒙滔;陈必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JNK通路在曲古抑菌素A(TSA)诱导人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激活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PANC-1细胞经TSA 1.0 μmol·L-1与JNK抑制剂(SP600125)20 μmol·L-1单独或联合处理24 h后,分别用CCK-8法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对PANC-1细胞的生长和细胞凋亡的作用;荧光定量PCR检测c-Jun, c-fos, Elk1, bax和bcl-2 mRNA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c-Jun、p-JNK、bax、活性胱天蛋白酶8、bcl-2和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结果 CCK-8结果显示,TSA单独处理,PANC-1细胞的存活率随着TS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r=0.9564,P<0.05)。TSA+SP600125组细胞存活率较TSA单独处理明显增加(P<0.05)。Hoechst33258染色显示, 正常对照组、TSA组和TSA+SP600125组凋亡率分别为(1.8±0.4)%, (6.2±1.4)%和(3.9±0.9)%,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4 h)。与TSA组比较,TSA+SP600125组促凋亡基因bax以及JNK通路相关基因c-Jun和c-fos mRNA表达明显降低,Elk1 mRNA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抗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SA作用PANC-1细胞1 h后激活JNK通路的相关蛋白c-Jun和JNK,并在2 h达到最高峰。与TSA组比较,TSA+SP600125组bax及活性胱天蛋白酶8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和胱天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激活JNK通路是TSA诱导PANC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线粒体凋亡途径发挥作用。
  • 论著
    倪连松;顾玲佳;高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对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HK-2细胞分别加入葡萄糖5.5 mmol·L-1、葡萄糖5.5 mmol·L-1+甘露醇54.5 mmol·L-1、葡萄糖60 mmol·L-1(高糖)以及葡萄糖60 mmol·L-1+法舒地尔5,10和20 μmol·L-1。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葡萄糖60 mmol·L-1作用0~24 h后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目标亚单位1-苏氨酸696(p-MYPT1-Thr 696)和p-MYPT1-Thr 853的表达,以评估Rho相关的卷曲螺旋形成的蛋白激酶(ROCK)的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钙黏素、波形蛋白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结果 与未加高糖刺激前比较,高糖培养3 h后,细胞p-MYPT1-Thr696表达明显增加,积分吸光度(IA)值由1.08±0.09增加到2.4±0.09(P<0.01);与未加高糖刺激前比较,高糖培养7 h后,细胞p-MYPT1-Thr853表达明显增加, IA值由0.57±0.01增加到1.45±0.14(P<0.01),表明高糖能导致HK-2细胞ROCK分子活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葡萄糖60 mmol·L-1组HK-2细胞培养72 h后E-钙黏素表达减少(P<0.01),α-SMA、波形蛋白和CTGF表达增多(P<0.01); 葡萄糖5.5 mmol·L-1+甘露醇54.5 mmol·L-1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与葡萄糖60 mmol·L-1组相比,葡萄糖60 mmol·L-1+法舒地尔5,10和20 μmol·L-1组E-钙黏素表达增多(P<0.01),α-SMA、波形蛋白和CTGF表达减少(P<0.01),且法舒地尔20 μmol·L-1组改变更为明显,法舒地尔3个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可能部分通过减少CTGF的表达而产生作用。
  • 论著
    杨能力;梁亚峰;吕雅;李前君;王均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及尾加压素Ⅱ(UⅡ)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间隔7 d共2次ip给以卵清蛋白(OVA)/Al(OH)3,第15天雾化吸入OVA激发,隔天1次,制备哮喘模型。按照分组,分别于雾化吸入OVA前30 min,ig给予姜黄素50, 100和200 mg·kg-1, 连续6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支气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ELISA 法测定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 UⅡ 的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UⅡmRNA 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支气管壁厚度及平滑肌厚度均明显升高,分别增加了1.8和1.9倍(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支气管壁厚度及平滑肌厚度均明显降低,分别减少了11.8%,27.8%,32.5%和16.6%,29.2%和38.4%(P<0.01)。哮喘模型组 BALF和血清中U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6.9和11.9倍(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姜黄素组 BALF 和血清中UⅡ含量显著降低,分别减少了21.11%,50.5%,65.4%和26.92%,50.1%和60.8%(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模型组肺组织UⅡmRNA表达增加了3.3倍(P<0.01);姜黄素组肺组织UⅡmRNA含量较哮喘模型组分别降低了30.3%,37.1%和52.8%(P<0.01)。结论 姜黄素可以减少哮喘大鼠BALF和血清中UⅡ含量及肺组织UⅡmRNA的表达,其抑制哮喘气道重塑可能与降低UⅡ的表达有关。
  • 论著
    仇士东;刘兆华;刘兆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双黄连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特点。方法 采用大鼠、犬和小鼠3种动物模型。雌性BN大鼠单次iv注射双黄连注射剂187.5,375(相当于临床剂量)和750 mg·kg-1;雌性比格犬单次iv注射双黄连注射剂56.4,112.8(相当于临床剂量)和225.6 mg·kg-1,用生理信号记录仪全程记录血压变化,并在给药前和给药后采集动脉血制备血清,分别用ELISA测定组胺、IgE和补体SC5b-9, C4b和Bb水平。给雌性小鼠单次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溶液,15 min后单次sc注射双黄连注射剂270,540(相当于临床剂量)和1080 mg·kg-1,根据小鼠背部皮肤蓝斑面积和皮肤组织中伊文思蓝浓度,比较血管渗透性强弱,反映类过敏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结果 ① 大鼠实验,双黄连注射剂375和750 mg·kg-1组血压明显降低(P<0.01),组胺升高(P<0.01),SC5b-9升高(P<0.05),且剂量越高变化值越明显;血清IgE,补体片段C4d和Bb水平未见明显变化。② 比格犬实验,双黄连注射剂56.4,112.8和225.6 mg·kg-1组血压明显降低(P<0.01),组胺升高(P<0.01),同时SC5b-9升高(P<0.01),C4d亦明显升高(P<0.01),且剂量越高变化越明显;IgE和Bb水平未见明显变化。③ 小鼠实验,双黄连注射剂270, 540和1080 mg·kg-1组小鼠皮肤出现明显的蓝斑浸润,皮肤组织浸提液中伊文思蓝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 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类过敏反应的特点是既可激活皮肤中的肥大细胞,又可激活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且具有补体介导的类过敏反应的特征。
  • 论著
    余果;陈艳琰;段金廒;徐立;陈夏娟;宋宏绣;王梦;钱大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醋芫花与甘草配伍禁忌的可能机制,以理解泻下逐水的原理。方法 采用醋芫花粉末和甘草水提液,醋芫花剂量为0.12,0.18和0.24 g·kg-1,甘草剂量为0.2,0.4和0.8 g·kg-1,采用2因素4水平析因设计方案给小鼠分组并一次性ig给药,记录小鼠ig给药后0~4 h内每小时每只小鼠的排尿量,同时记录每只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和0~4 h内排便次数及其粪便形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段小鼠排尿量和排便次数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醋芫花0.12和0.18 g·kg-1单用具有明显的利尿泻下作用,以利尿作用较为显著,药后1~2 h时段排尿量增加,比正常对照组增加45%(P<0.01);甘草3个剂量单用未表现出促进或抑制利尿的作用。醋芫花0.12 g·kg-1与甘草配伍合用,与等剂量醋芫花0.12 g·kg-1单用组比较,药后1~2 h内小鼠排尿量明显减少(P<0.01),提示甘草可抑制醋芫花的利尿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醋芫花0.18 g·kg-1单用可显著增加小鼠的干便重量和排便次数(P<0.01),与甘草配伍合用对小鼠排便量和排便次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效剂量范围内,醋芫花与甘草反药组合可明显拮抗醋芫花的利尿作用,提示甘草"甘缓守中"的药性可减缓芫花"利水"的作用,这可能是芫花与甘草配伍禁忌的原因之一。
  • 论著
    杨国柱;李青南;陈嘉仪;林晓静;陈珺;卢丽;贾欢欢;黄韧;陆幸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频率给予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胫骨皮质骨和松质骨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肌注给予Dex 1 mg·kg-1, 给药频率分别为每周2次、4次和6次,共计给药30 d。取胫骨上段和中段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骨结构变化,结合骨形态计量学检测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宽度(Tb.Wi)、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以及皮质骨的骨组织总面积(T.Ar)、皮质骨厚度(Ct.Th)、皮质骨面积(Ct.Ar)、骨髓腔面积(Ma.Ar),以及骨外膜面周长(P-Pm)和骨内膜面周长(E-Pm)。结果 ① 胫骨上段松质骨: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骨小梁排列密集, 小梁较宽;每周2次组与之相比无明显变化,4次和6次组Tb.Wi变窄(P<0.05)。骨形态计量学进一步确认,与正常组相比,2次组无明显变化;4次及6次组%Tb.Ar和Tb.Wi均明显减少(P<0.05),而Tb.N和Tb.Sp无显著变化。② 胫骨中段皮质骨:HE染色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皮质骨切片呈现淡红色、中空环状结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次和4次组未见明显差异;6次组Ct.Th和Ct.Ar百分比相对减少(P<0.05)。骨形态计量学确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次组T.Ar, P-Pm, Ct.Th和Ct.Ar均明显减少(P<0.05),Ma.Ar, E-Pm无变化,Ma.Ar明显变大(P<0.05)。2次组T.Ar和Ct.Th显著减少(P<0.05),4次组仅T.Ar减少(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Dex的给药频率影响骨质疏松,增加糖皮质激素给药的频率,可以缩短骨质疏松形成时间。
  • 论著
    赵莉萍;梅俏;胡咏梅;许建明;姚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双氯芬酸钠(DCF)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DCF模型、DCF+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2, 10和50 mg·kg-1组。DCF模型组大鼠一次性ip给予DCF100 mg·kg-1,DCF+L-NAME组大鼠在给予DCF前10 min一次性ip给予L-NAME。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制备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化学法检测NO水平。同时制备肝组织匀浆,用化学法检测NO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四甲基联苯胺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utler改良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酶促法检测GSH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提取肝细胞线粒体,硫酸甲酯吩嗪反应法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ATP酶活性,自体荧光光度计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水平,罗丹明123法检测膜电位,线粒体肿胀度采用在520 nm处吸光度降低值表示。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F模型组血清GPT, GOT和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和肝匀浆NO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iNOS蛋白表达增强(P<0.01)。组织病理观察发现,肝细胞肿胀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肝匀浆内MDA(P<0.01)和MPO(P<0.05)含量增高,GSH含量(P<0.01),GSH-Px(P<0.05)和SOD(P<0.01)活性降低。肝细胞线粒体NADH水平、SDH及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同时线粒体膜电位异常,肿胀的敏感性下降。与模型组比较,L-NAME 2, 10和50 mg·kg-1组血清GPT,GOT和TBIL水平降低,血清和肝匀浆NO含量减低(P<0.05)。肝组织iNOS 表达明显减弱(P<0.05)。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肝细胞肿胀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肝匀浆中MDA和MPO含量降低(P<0.05),GSH含量及GSH-Px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NADH水平、SDH和ATP酶活性升高(P<0.05),并且线粒体膜电位恢复,线粒体肿胀的敏感性显著升高。结论 NO对DCF致急性肝损伤起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 论著
    宋翼升;周国亮;由振强;辛艳飞;黄敏聪;宣尧仙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对大鼠体内外精子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① 体外实验:大鼠精子悬液密度为(6.36~6.78)×105 L-1,加入戊巴比妥钠使其终浓度为0, 0.1, 1, 10, 100和1000 μmol·L-1,孵育1和2 h后,分别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活力及运动功能参数,包括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路径速度(VAP),直线运动速度(VSL),鞭打频率(BCF),精子头侧摆幅度(ALH),直线性(LIN)和前向性(STR)。② 体内实验:大鼠ip给予戊巴比妥钠0.04 g·kg-1,于15, 60及120 min后迅速取出单侧附睾尾,制备精子悬液;精子悬液稀释密度为(4.95~7.46)×105 L-1,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活力及运动功能参数VCL, VAP, VSL, BCF, ALH, LIN和STR。结果 ① 体外实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戊巴比妥钠0.1, 1, 10, 100和1000 μmol·L-1对精子活力及运动参数VAP, VSL, VCL, ALH, BCF, STR和LIN无明显影响,单个精子运动轨迹呈直线前进性,与正常对照组相似。② 体内实验:大鼠经ip给予戊巴比妥钠后,精子运动功能参数VAP, VSL, VCL, ALH, BCF, LIN和ST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单个精子运动轨迹呈直线前进性,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戊巴比妥钠对精子的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以作为生殖毒性实验雄性大鼠的麻醉用药。
  • 论著
    王雁;汤纳平;富欣;殷承胜;季龙凤;杨琛懋;黄欢夏;马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浆微RNA(miR)-122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变化及其在肝毒理临床前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单次ig给予对乙酰氨基酚0, 625和1250 mg·kg-1, 并于给药后1.5, 3, 6, 12, 24, 36及96 h采集血样。以乙酰氨基酚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浆中稳定表达的miR-103为校正基因,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miR-122的表达。测定血浆中不同时间点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分别ig给予对乙酰氨基酚625 mg·kg-1 1.5和3 h后,肝组织病理无明显变化,给药后6和12 h,肝腺泡Ⅲ带出现明显的空泡样变性和肝窦充血,给药后24 h肝腺泡Ⅲ带有明显的细胞坏死;而36 h时基本恢复正常;而对乙酰氨基酚1250 mg·kg-1组给药后24和36 h时肝腺泡Ⅲ带有明显的细胞坏死。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分别ig给予对乙酰氨基酚625和1250 mg·kg-1后12和24 h,血清GPT和GOT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且对乙酰氨基酚1250 mg·kg-1组大鼠血清GPT活性均是对照组2倍以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miR-122在大鼠给予对乙酰氨基酚1250 mg·kg-1 1.5 h即升高3.6倍(P<0.05),并且持续升高,12 h达峰值后开始下降,96 h 恢复正常水平;大鼠给予625 mg·kg-1对乙酰氨基酚给药后6 h, 血浆miR-122升高5.2倍,12 h达峰值后开始下降,36 h恢复正常水平。肝损伤大鼠血浆miR-122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与肝损伤GPT和GOT变化相似。结论 循环miR-122可能成为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前和临床早期检测的理想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 综述
  • 综述
    李琳琳;周培岚;苏瑞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研究发现,嘌呤能受体P2X4 对生物体内的多种重要生命活动起到调节作用。ATP-门控阳离子通道受体P2X4 是P2X受体家族中的一员,其主要表达在哺乳动物组织中。P2X4 受体的结构分为3个部分,即胞外结构域、跨膜区和胞内N, C端。目前已经解出分辨率高达2.8Å的担尼鱼(斑马鱼)P2X4 (zfP2X4 )受体的晶体结构,为后续P2X4 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P2X4 受体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对P2X4 受体的结构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新药的设计与发现提供理论依据。
  • 论著
  • 论著
    毛侃琅;徐新云;何晓阳;毛吉炎;张然;谢杏;秦逍云;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CYP3A4高表达肝细胞株并观察其对三氯乙烯毒性的影响。方法 PCR扩增CYP3A4基因并将其克隆到慢病毒高表达载体中,将已经构建的慢病毒载体进行转染后,收集病毒上清,感染正常L02肝细胞。用嘌罗霉素进行筛选得到CYP3A4高表达肝细胞株,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鉴定细胞株。用三氯乙烯0, 0.25, 0.5, 1.0, 2.0和4.0 mmol·L-1对正常肝肝细胞和CYP3A4高表达肝细胞进行染毒12 h,实时定量PCR检测凋亡基因bcl-2, 胱天蛋白酶3, 胱天蛋白酶8和胱天蛋白酶9以及癌基因c-fos, c-myc, K-rasp53的表达。结果 测序证明重组慢病毒高表达载体CYP3A4基因序列正确,荧光定量PCR检测CYP3A4高表达肝细胞株比正常肝细胞CYP3A4基因表达提高94倍。Western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CYP3A4高表达肝细胞株CYP3A4蛋白表达水平是正常肝细胞的2.36倍。CYP3A4高表达肝细胞bcl-2 mRNA表达水平随三氯乙烯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与正常细胞相比,三氯乙烯0.25和0.5 mmol·L-1使CYP3A4高表达肝细胞中的bcl-2 mRNA明显升高(P<0.01);三氯乙烯0.5,1.0,2.0和4.0 mmol·L-1处理使CYP3A4高表达肝细胞组的凋亡基因胱天蛋白酶3、胱天蛋白酶8和胱天蛋白酶9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三氯乙烯0.5,1.0,2.0和4.0 mmol·L-1处理的CYP3A4高表达肝细胞c-fos、c-myck-ras基因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p5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三氯乙烯对CYP3A4高表达肝细胞株中的凋亡基因和癌基因表达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说明CYP3A4是三氯乙烯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因素。
  • 综述
  • 综述
    冉小丽;吴芹;石京山;陈修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最近发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主要受体。LOX-1是一种Ⅱ型跨膜蛋白,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是内皮细胞上ox-LDL的特异性受体。目前研究表明,LOX-1介导了ox-LDL的毒性作用,在内皮细胞激活、损伤与凋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单核-内皮细胞黏附和泡沫细胞的形成等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抗AS的潜在靶点。本文总结了十多年来关于LOX-1研究的进展现状,以期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靶向LOX-1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 综述
    罗瀚文;汪晖;王林龙;谭杨;陈廖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种由多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激活的核转录因子,通过调节胆固醇流出系统、瘦素、脂联素及多种炎症因子,在机体脂代谢、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软骨边缘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其发生机制与脂代谢、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关系紧密。PPARγ可能通过调控上述因素,参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而PPARγ激动剂则具有纠正脂代谢紊乱、抗炎和抗凋亡作用,有望成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新一代药物。本文综述了PPARγ在OA发生过程中调节脂代谢、抗炎和抗凋亡中的重要作用。
  • 综述
    何阳阳;阎雨;杜冠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困扰着人类健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自身耐受性崩溃之后,免疫系统中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参与了该病的进程,细胞因子疗法有望成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新的治疗手段。本综述以细胞因子作为切入点,阐述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进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针对该疾病的细胞因子疗法的研究进展,认为以疾病不同时期的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划分疾病的活性指数,根据活性指数选择不同的细胞因子抑制剂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或许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
  • 综述
    胡倩倩;时丽丽;谭初兵;张洁;潘晓菲;徐为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苷类似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艾滋病、疱疹、慢性肝炎等病毒性疾病的首选药物,其抗病毒疗效确切,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较好。但随着核苷类似物的长期使用,近年来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例如肝毒性、中毒性肾损伤、肌病、乳酸酸中毒、周围神经病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此类不良反应主要来源于药物对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其机制主要包括线粒体DNA聚合酶γ活性受抑制、线粒体DNA突变、氧化应激、遗传易感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等。本文将以核苷类似物诱发线粒体功能损伤的机制为出发点,详细阐述此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
  • 综述
    马葵芬;谢先吉;刘莹;贾红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因药物本身或患者特殊体质从而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引起的肝脏损伤。代谢特异质是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发生机制之一,由于难以预测,代谢特异质肝损伤带来的危害相对于传统肝损伤来说更为严重,其主要与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有关。细胞色素P450(CYP)是生物体内主要的Ⅰ相药物代谢酶。CYP具有遗传多态性,可能介导了部分药物所致的肝损伤。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系统归纳分析CYP因多态性与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相关性的文献报道。本文综述了CYP酶系中几个主要代谢酶包括CYP3A4, CYP2D6, CYP2C9, CYP1A2和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CYP基因多态性介导的药物性肝损伤。
  • 综述
    杨树;李燕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胞色素P450(CYP)表达的性别依赖性可引起肝药物代谢的性别差异。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其分泌有性别差异,即雄性动物以脉冲式释放生长激素,而雌性动物的生长激素为持续性释放。性激素引起生长激素释放方式的不同是造成CYP性别依赖性表达的主要原因,根据受生长激素调控方式的不同可将CYP性别依赖性基因分为Ⅰ类和Ⅱ类基因。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b和肝细胞核因子4α是参与生长激素对CYP表达调控的主要转录因子,可促进雄大鼠体内雄性依赖性CYP的表达而对雌性依赖性CYP表达产生抑制作用。生长激素可通过对CYP基因表观遗传的修饰引起其表达的性别特异性。本文将概述CYP性别依赖性表达的主要调控机制。
  • 综述
    郝颖;王荣;;谢华;孙玉环;李文斌;贾正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细胞色素P450酶是参与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类。高原环境具有氧分压降低、气候寒冷和紫外线强的特点。氧分压低会造成机体各器官缺氧,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同时,大量研究认为在高原环境下,缺氧等因素使细胞色素P450酶的代谢活性以及同工酶的表达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相关药物代谢及动力学的变化。另外,一些细胞因子和表达通路的改变也与高原环境下P450酶代谢活性的改变相关。目前,高原适应性人群与平原世居人群的P450酶代谢活性不同,其差异已有报道,且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已成为新的热点。本文介绍了高原环境的特点和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高原缺氧环境下对该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综述
    张文平;杨久春;吕正兵;陶雷;陈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具有作用靶点专一、不良反应少和生物活性强等特点,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药物,但受到酸屏障、酶屏障和膜屏障的影响,限制了这类药物的口服吸收。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口服给药方便、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其口服制剂的研发是近20年来生物制药领域的热点。近年来,通过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化学修饰、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纳米粒载体、脂质体载体、微乳载体、定位释放和基因工程等方法提高其口服吸收的可能性。本文对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口服的吸收机制、影响因素、提高口服吸收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综述
    王淑颜;汪溪洁;马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的心脏毒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大量临床上使用的药物由于心脏毒性而被撤市或监管。因此,药物安全评价是研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实时xCELLigence细胞分析系统是一种基于电子阻抗的非标记性、非侵入性、实时动态的细胞分析检测技术,它可以广泛地应用于药物的毒性筛选中。xCELLigence RTCA Cardio系统具有高的时间分辨率,能灵敏地、精确地监测到药物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搏动频率、节律、幅度等指标的改变,并通过Poincaré plots分析其心率变异性。这些指标均与药物的心脏毒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该系统具有高的特异性,能在药物研发的早期阶段筛选其心脏毒性。本文对RTCA的基本原理和其在药物心脏毒性筛选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综述
    张之;李学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柔花酸是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的黄酮多酚类天然抗氧化剂。国内外研究表明,柔花酸具有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理学活性,作用机制涉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抑制ATP敏感性钾通道,通过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β,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具有抗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等作用,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具有抗糖尿病作用的天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