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李群力;陈 菲;麻佳蕾;汪 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预防给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钙(Ca-EDTMP)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成 8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a-EDTMP 2,4,8,16,32 mg·kg-1组和氯膦酸二钠80 mg·kg-1阳性药对照组。通过切除卵巢的方法制备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手术后第4天开始给药,Ca-EDTMP组大鼠每4周iv给予1次,共4次;阳性对照组po给予氯膦酸二钠50 mg·kg-1,每天1次,连续120 d。末次给药后1周处死大鼠,分别采用甲基麝香草酚蓝法和紫外法检测血清Ca和P水平, AMP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Holigic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大鼠右股骨骨密度;采用甲基麝香草酚兰法和紫外法检测骨组织中Ca和P含量;采用生物力学测定仪检测弹性模量、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压力和弹性应变;HE染色检查股骨骨小梁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Ca-EDTMP 2,4,8,16和32 mg·kg-1组血清Ca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而血清P水平有明显下降,分别降低了8.6%,11.5%,11.1%,13.8%和10.0%(P<0.05,P<0.01);ALP活性分别下降了5.9%, 6.9%, 9.3%, 12.0%和14.3%(P<0.05,P<0.01);Ca-EDTMP 2和4 mg·kg-1组能增加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密度,但无统计学差异;Ca-EDTMP 8,16和32 mg·kg-1组股骨骨密度提高了7.3%, 8.2%和12.5%(P<0.05,P<0.01)。Ca-EDTMP 4,8,16和32 mg·kg-1组骨组织中Ca和P均明显增加, Ca分别增加了1.9%, 2.2%, 2.7%和3.3%(P<0.05,P<0.01), P含量分别增加了1.1%, 2.3%, 3.4%和4.6%(P<0.05,P<0.01)。Ca-EDTMP 2, 4, 8, 16和32 mg·kg-1组最大载荷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23.9%, 27.2%, 28.7%, 45.7%和37.2%(P<0.01);Ca-EDTMP 8,16和32 mg·kg-1组的弹性变化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44.8%, 39.2%和45.2%(P<0.05)。Ca-EDTMP 32 mg·kg-1组骨密质厚度正常,细胞层次较清晰,骨小梁增宽,相互联结,骨髓较丰富。结论 预防性给予Ca-EDTMP可防止骨量丢失,抑制骨吸收, 对防治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
  • 论著
    吴枝娟;翁绳美;王瑞幸;方秋娟;黄自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二氨基肉豆蔻酸(D-82)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与线粒体途径活化的关系。方法 D-82 1.5,3和6 mg·L-1处理HL-60细胞6 h,或D-82 6 mg·L-1处理细胞6, 12及24 h后,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O-EB染色分析凋亡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测定胱天蛋白酶3和胱天蛋白酶9活性; Western印迹法检测胞浆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Cyt c)及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 D-82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与HL-60细胞存活率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P<0.01)和0.809(P<0.05)。D-82 1.5,3和6 mg·L-1处理HL-60细胞6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11)%,(70±9)%和(56 ±11)%;D-82 6 mg·L-1作用HL-60细胞12和24 h,存活率降至(36±7)%和(24±9)%。D-82 1.5,3和6 mg·L-1诱导HL-60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及DNA阶梯状条带,凋亡率从正常对照组的(2±2)%上升至(18±4)%,(40±11)%和(75±11)%(n=3, P<0.05)。D-82 3和6 mg·L-1组,罗丹明平均荧光强度由正常对照组的24±5降至20±5及12±4(n=3, P<0.05),说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D-82 3和6 mg·L-1组胱天蛋白酶3活性分别增加39%和125%,胱天蛋白酶9活性分别增加61%和145%(P<0.05, 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D-82 3和6 mg·L-1组线粒体Cyt c表达分别降低22%和38%(P<0.05, P<0.01),胞浆中Cyt c表达分别升高22%和65%(P<0.05);Bax表达分别增加45%和116%(P<0.05, P<0.01),Bcl-2表达分别减少27%和40%(P<0.01)。结论 D-82通过活化胱天蛋白酶依赖的线粒体途径诱导HL-60细胞凋亡。
  • 论著
    吴 涛;高 蕾;李学刚;黄芳芳;宋 燕;关广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肾脏组织NF-κB-p65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关系,并探讨虫草菌丝对NF-κB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用于治疗微炎症反应的可能性。方法 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四氢化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阳性对照组、虫草菌丝3和6 g·kg-1治疗组。建模前1 d各组大鼠尾静脉抽血,并留取24 h尿液,第2天假手术组行假手术,其余4组切除右肾上、下两极约70%肾脏;10 d后假手术组再次进行“假手术”,其余4组再经左腹壁切除左肾,制备5/6肾切除CRF大鼠模型。建模2周后, PDTC组隔日ip给予PDTC 0.01 g·kg-1,虫草菌丝治疗组分别ig给予虫草菌丝3和6 g·kg-1,每天1次,共12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2周后各组留取血样和24 h尿液,处死大鼠取肾。ELISA法检测血清CRP和IL-6浓度,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浓度,考马斯亮蓝法测定24 h尿蛋白,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①建模前,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浓度无明显差异;建模14周后,模型组、PDTC组、虫草菌丝3和6 g·kg-1组24 h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浓度较建模前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较假手术组亦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均出现肾小球球囊粘连、局灶节段性硬化及肾小管灶状萎缩和代偿性肥大等CRF病理改变;给药12周后,PDTC组、虫草菌丝3和6 g·kg-1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虫草菌丝3和6 g·kg-1组24 h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浓度明显降低(P<0.01)。②给药12周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清CRP和IL-6浓度及肾组织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DTC组、虫草菌丝3和6 g·kg-1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虫草菌丝6 g·kg-1组比3 g·kg-1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③各组肾组织NF-κB-p65 mRNA表达与血清CRP和IL-6浓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假手术组肾脏NF-κB-p65 mRNA表达与血清CRP和IL-6浓度之间无相关性,其余4组肾组织NF-κB-p65 mRNA表达与血清CRP和IL-6浓度明显正相关(P<0.05, P<0.01)。结论 CRF大鼠肾脏NF-κB-p65表达与血清CRP和IL-6浓度正相关;虫草菌丝可抑制CRF大鼠肾脏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对CRF大鼠微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论著
    陈小义;徐忠伟;王 娜;徐瑞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哇巴因(毒毛花苷G)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哇巴因0.01, 0.05, 0.1, 0.5, 1和10 μmol·L-1与ECV304细胞作用24,48和72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碘化丙锭双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和活性氧(ROS)浓度,逆转录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胱天蛋白酶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哇巴因在0.01~10 μmol·L-1浓度范围内与ECV304细胞分别作用24,48和72 h,对细胞存活的抑制率明显增加,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4,48和72 h浓度-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94和0.997(P<0.05);哇巴因作用24,48和72 h的IC50值分别为0.624,0.184和0.041 μmol·L-1,时间-效应相关系数为0.974(P<0.05)。哇巴因0.1 μmol·L-1与ECV304细胞作用24 h,细胞凋亡百分率由正常对照组的(4.2±0.5)% 升高到(26.0±3.2)%,作用48 h,细胞凋亡率由(4.7±0.5)%升高到(36.5±5.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3, P<0.01); 同时细胞出现染色质凝集。哇巴因0.01,0.1和0.5 μmol·L-1分别与ECV304细胞作用12,24和36 h,[Ca2+i和ROS浓度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在哇巴因0.5 μmol·L-1时[Ca2+i和ROS浓度的时间-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和0.924,作用36 h时[Ca2+i和ROS浓度的浓度-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和0.907(P<0.05)。逆转录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显示,哇巴因0.1和0.5 μmol·L-1作用ECV304细胞24 h后, 胱天蛋白酶3 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哇巴因0.01, 0.1和0.5 μmol·L-1作用ECV304细胞24 h,胱天蛋白酶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哇巴因可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a2+i和ROS浓度及胱天蛋白酶3表达有关。
  • 论著
    何 娜;孙安盛;吴 芹;黄燮南;石京山;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钩藤碱(Rhy)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胰酶消化法制备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培养3 d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ngⅡ 0.1 μmol·L-1)、Rhy 1,3和10 μmol·L-1组。心肌细胞加入Rhy 0, 1, 3和10 μmol·L-1,30 min后再加入AngⅡ 0.1 μmol·L-1作用48 h。采用Leica Qwin V3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的表面积,BCA法测定总蛋白质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Ca2+i,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房利钠因子(ANF)、心肌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gⅡ 0.1 μmol·L-1明显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由每个细胞(167±28)μm2增加至(462±42)μm2(n=6, P<0.01),总蛋白质含量由平均每个细胞(211±10)pg增加至(299±12)pg(n=6, P<0.01),ANF mRNA表达亦增加,由48±4增加至227±9(n=6, P<0.01);心肌细胞[Ca2+i荧光强度由93±18增加至149±9(n=6, P<0.01),NOS活性和NO含量分别由(0.76±0.03)kU·L-1和(1.36±0.10)μmol·L-1降低至(0.45±0.09)kU·L-1和(0.73±0.04)μmol·L-1(n=6, P<0.01);另外,NOS mRNA表达降低,CaN mRNA和ERK2 mRN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Rhy 1,3和10 μmol·L-1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对表面积的抑制率分别为50%,57%和61%(P<0.05, P<0.01),对蛋白质含量的抑制率分别为7%,10%和23%(P<0.05, P<0.01),对ANF mRNA表达的抑制率为42%,56%和66%(P<0.01);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Ca2+i 增加,抑制率分别为15%,20%和28%(P<0.01);另外,可增加NOS活性,促进NO释放,并显著增加eNOS mRNA表达,降低CaN mRNA和ERK2 mRNA表达(P<0.05, P<0.01)。结论 Rhy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O释放、抑制CaN mRNA和ERK2 mRNA表达有关。
  • 论著
    李志勇;孙建宁;张硕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次乌头碱(HA)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制备乳大鼠原代心肌细胞,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用小鼠抗大鼠α横纹肌肌动蛋白和兔抗大鼠纤连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化学染色法鉴定心肌细胞。制备的原代细胞培养3~4 d,分别加入HA 0,3,6,30,60和120 μmol·L-1培养5,15,30和60 min, 记录每组细胞搏动频率;以HA体外引起心肌细胞搏动消失的浓度及作用时间为依据,将心肌细胞分为培养基对照,二甲亚砜(DMSO)对照,HA 30, 60和120 μmol·L-1组,分别连续培养5,15,30和60 min,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与HA 0 μmol·L-1组比较,HA 30 μmol·L-1与心肌细胞作用5, 15,30和60 min时细胞搏动频率增加,由40±26,42±27,38±19和(20±10)min-1分别增加到114±27,98±32,100±32和(49±13)min-1(n=12, P<0.01);HA 120 μmol·L-1立即导致心肌细胞停搏。不同浓度的HA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导致LDH漏出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HA 30,60和120 μmol·L-1作用60 min时细胞LDH漏出率分别为(29±8)%,(42±10)%和(57±9)%与同一时间点DMSO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随着HA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有死亡现象。结论 HA对心肌细胞有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胞搏动频率加快,细胞膜稳定性破坏;HA 120 μmol·L-1与心肌细胞作用超过120 min会引起少量心肌细胞死亡。
  • 论著
    许 文;李心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猪苓多糖(P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并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用PPS 12.5,25,50及100 mg·L-1刺激C3H/HeN小鼠和TLR4缺陷的C3H/HeJ小鼠脾细胞72 h或腹腔巨噬细胞24 h, 以[3H]TdR掺入法检测脾细胞增殖反应;以Griess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一氧化氮(NO)水平,ELISA 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以溴化氰活化多糖的方法制备荧光胺(Flu)标记的PPS(Flu-PPS)及Flu-葡聚糖,应用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Flu-PPS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结合。结果 PPS可明显促进C3H/HeN小鼠脾细胞增殖并诱导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 IL-1β和TNF-α,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0.999, P<0.01)。用抗TLR4单抗20 mg·L-1与C3H/HeN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预孵育1 h后加入PPS 50 mg·L-1,与单独PPS 50 mg·L-1孵育比较,巨噬细胞培养上清IL-1β和TNF-α浓度分别由(0.38±0.06)μg·L-1和(0.29±0.05)μg·L-1降至(0.18±0.01)μg·L-1和(0.12±0.02)μg·L-1,降幅达52.6%和58.6%(P<0.01)。PPS对C3H/HeN小鼠的脾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β和TNF-α的作用明显强于C3H/HeJ小鼠: PPS 12.5~100 mg·L-1组脾细胞增殖分别增加了2.4, 1.7, 1.5和22.2倍, IL-1β增加了0.9, 1.3, 1.2和1.1倍, TNF-α增加了1.3, 0.9, 0.6和0.6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Flu-PPS 1 mg·L-1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结合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Flu-葡聚糖,增加Flu-PPS浓度至5 mg·L-1,荧光强度并未相应增强,表明Flu-PPS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结合具有饱和性;未标记的PPS 100 mg·L-1及抗TLR4单抗200 mg·L-1可明显阻断Flu-PPS与巨噬细胞的结合。结论 PPS可能通过TLR4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 论著
    吴艳平;何艳艳;齐秀兰;徐 威;陈 羽;孙 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寻找适用体外转化安非他酮的微生物菌株及采用此菌株制备吗啉环羟基化安非他酮纯品的可能性。方法 首先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测定4种小克银汉霉对安非他酮的转化能力,确定菌株,再利用最佳菌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法检测转化液中安非他酮的代谢产物,并针对代谢产物2(M2)的转化进行了培养基初始pH值6水平(分别为6.0, 6.5, 7.0, 7.5, 8.0和8.5),底物浓度4水平(分别为0.025, 0.05, 0.1和0.2 g·L-1),转化时间5水平(分别为72, 96, 120, 144和168 h)等转化条件的单因素考察,以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安非他酮进一步优化转化条件。结果 根据液相色谱和质谱数据, 经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53转化, 安非他酮主要形成单羟基化安非他酮和单羟基化安非他酮的硫酸结合物等3种转化产物,对M2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质谱和核磁共振数据,确证代谢产物M2为吗啉环羟基化安非他酮。M2的最优转化条件为采用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53培养基、初始pH 8.0、底物浓度0.1 g·L-1和转化时间168 h时转化产率最高。结论 短刺小克银汉霉AS 3.153对安非他酮的转化与人体代谢结果相同, 说明此菌株适宜作为研究人体药物代谢的体外模型,采用此模型及相应的优化转化条件可以制备M2纯品。
  • 论著
    康晓琳;薛永志;武润生;刘和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酒精性肝损伤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 CYP3A(CYP3A)和细胞色素P450 CYP2E1(CYP2E1)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ig给予白酒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 采用HE染色法光镜下观测酒精对肝脏损伤程度。大鼠ip给予CYP3A探针药物咪达唑仑10 mg·kg-1或ig给予CYP2E1探针药物氯唑沙宗50 mg·kg-1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和氯唑沙宗的血药浓度, 并应用3P87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考察CYP2E1和CYP3A的代谢活性的变化。大鼠ig给予氯唑沙宗80 mg·kg-1后,热板方法测定大鼠添足次数和添足反射潜伏期。结果 酒精性肝损伤可致大鼠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体积增大,呈弥漫性中度水变性,肝窦受压,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内见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性肝损伤组大鼠GPT和GOT活性分别增加了16.0%和20.0%(P<0.05, P<0.01)。酒精性肝损伤致大鼠CYP2E1对探针药物氯唑沙宗的代谢活性增强,AUC, t1/2cmax分别降低了38.0%, 30.5%和35.0%(P<0.05);酒精肝损伤组大鼠氯唑沙宗镇痛效果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致大鼠CYP3A对探针药物咪达唑仑的代谢活性增强, AUC, t1/2cmax分别降低了122.6%, 54.9%和56.9%(P<0.01, P<0.05)。结论 酒精性肝损伤可使大鼠CYP2E1和CYP3A代谢活性增强。
  • 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
    杜芝燕;王 妍;徐元基;于晓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已建立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筛选细胞模型, 并采用该模型进行药物筛选。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TA1和TA2启动子元件的荧光素酶报道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TA1-Luc和pTA2-Luc导入COS-7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上述报告基因系统的细胞克隆。以特异性HDAC抑制剂缩酯环肽FK228, N-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和曲古抑菌素A(TSA)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评估TA1和TA2启动子对HDAC抑制剂的反应;并采用此细胞模型对其他抗肿瘤药物和植物提取物进行初步筛选。结果 稳定转染的COS-pTA1及COS-pTA2细胞对HDAC抑制剂具有良好的浓度依赖性(FK228: 相关系数为0.7236; SAHA: 相关系数为0.7997; TSA为相关系数为0.9815; P<0.01),其中COS-pTA1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可以有效避免因样品活性低而出现漏检。COS-pTA2细胞的特点是检测背景低, 特异性强,可以有效排除假阳性的标本。两种细胞模型的联合筛选,可以鉴定具有HDAC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结论 该细胞模型可用于筛选具有HDAC抑制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 综述
  • 综述
    虞燕霞;陈伯文;尚尔宁;殷江临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HDL)不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呈负相关。因此,HDL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药物的作用靶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节血脂药物并非特异性地作用于HDL-C,对调节HDL作用较弱。研究和开发新的调节HDL的药物可从不同途径升高HDL-C水平或者改善HDL-C的功能,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调节或改善HDL的药物进行了综述。
  • 论著
  • 论著
    赵 艳;朴莉花;吴 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苯扎贝特对人骨骼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人横纹肌RD细胞与苯扎贝特0(对照组), 10,30,100,300和1000 μmol·L-1作用24 h,WST-1法检测细胞存活;苯扎贝特与MK886 1 μmol·L-1共同作用RD细胞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与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mRNA的表达。结果 苯扎贝特10~100 μmol·L-1对RD细胞存活率无影响,300和1000 μmol·L-1明显抑制RD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3%和31%(P<0.01)。苯扎贝特300和1000 μmol·L-1可明显升高PPARα 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2和3倍(P<0.05);苯扎贝特联合MK886组, PPARα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但可显著抑制苯扎贝特300和1000 μmol·L-1的升高作用(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扎贝特单独或与MK886联合组,PDK4 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 与苯扎贝特单独组比较,苯扎贝特30,100,300和 1000 μmol·L-1与MK886合用组PDK4 mRNA表达分别下降了44%,60%,69%和63%(P<0.05)。结论 苯扎贝特对RD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PPARα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 综述
  • 综述
    李婷婷;彭 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机体内次氯酸(HClO)主要由髓过氧化物酶和血管过氧化物酶催化生成,HClO氧化性极强,基础水平的HClO在机体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然而,高浓度的HClO则给机体组织细胞造成氧化损伤。研究表明,HClO介导的氧化应激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和衰老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HClO可通过损害血管内皮功能、氧化修饰脂蛋白和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等多条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通过影响线粒体渗透性转运孔和凋亡信号分子等途径促进细胞凋亡以及通过抑制抗衰老蛋白分子的表达和活性等途径促进细胞衰老。
  • 综述
    曾宪成;马 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动物在药物研究与开发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ADME)过程是其药效或毒性作用产生的前提。国内外研究表明,机体参与药物体内过程各个环节的生理功能状态具有不同程度的时间节律性。肠道转运体、肝脏药物代谢酶及肾脏在药物ADME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肠道药物转运体、肝脏药物代谢酶及肾脏排泄等环节的生理节律性现象及其分子基础和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