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罗 璨;郭莲军;戴支凯;吴 芹;石京山
    2006, 20(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已证实牛磺酸对在体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本研究观察其对缺失氧糖的离体神经元是否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离体大鼠脑皮质神经元的氧糖缺失模型。在氧糖缺失前20 h及氧糖缺失4 h过程中,分别给予牛磺酸5,10和20 mmol·L-1。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的死亡率;Fura-2/AM负载检测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水平([Ca2+i);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培养基中谷氨酸水平。结果 氧糖缺失可致神经元死亡增加,[Ca2+i和培养基中谷氨酸水平异常升高;牛磺酸处理可使氧糖缺失引起的神经元死亡率明显降低,抑制氧糖缺失引起的神经元[Ca2+i和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异常升高。结论 牛磺酸可以减轻氧糖缺失引起的大鼠皮质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胞内钙超载和抑制谷氨酸释放或漏出有关。
  • 论著
    闫彩珍;李瑞利;侯艳宁;吴红海;江 平
    2006, 20(1):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大鼠吗啡成瘾及应激诱导成瘾复发是否与脑组织神经甾体水平的变化有关。方法 给大鼠注射吗啡(5 mg·kg-1·d-1,ip, 18:00~20:00)并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箱中训练,每日1次,连续10 d,最后1次给药后24 h测试大鼠是否产生CPP。再经过7 d的自然消退期后,给予足底电击(0.5 mA, 0.5 s, 间隔40 s, 15 min)诱发大鼠CPP复发,电击后2 h 进行CPP测试。测试后立即取样,取样时间18:00~20: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大鼠脑组织神经甾体。结果 给予吗啡并训练10 d,大鼠形成明显的CPP,同时脑组织内神经甾体孕烯诺龙和别孕烯诺龙水平显著升高。经过7 d的自然消退后再给予足底电击可诱发大鼠CPP复发,脑组织神经甾体脱氢表雄酮和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大鼠吗啡成瘾及应激诱导成瘾复发过程可能与脑组织内源性神经甾体水平有关。
  • 论著
    胡霞敏;严常开;徐诗强;胡先敏;曾繁典
    2006, 20(1): 1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抑制白细胞浸润和粘附分子表达是否为人参皂苷Rg1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之一。方法 大鼠给予人参皂苷Rg1 25,50和100 mg·kg-1 ig,7 d。 末次给药 1 h 后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分别用Longa等的计分法和TTC染色法测定大鼠神经功能及脑梗死面积;用伊文思蓝法测定脑缺血2 h再灌注4 h后对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缺血2 h再灌注22 h后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大脑缺血区粘附分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 E-选择素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前给予人参皂苷Rg1 (50和100 mg·kg-1)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症状,减少脑梗死面积,减轻血脑屏障的损伤,降低缺血再灌注所致脑组织内MPO活性及I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增高。结论 人参皂苷Rg1可通过抑制白细胞浸润和粘附分子表达的途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论著
    李欣志;种兆忠;徐秋萍;孙建宁;刘建勋
    2006, 20(1): 1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血浆内血管活性物质和白细胞浸润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损伤中是否影响力不同及三乙酰莽草酸(TSA)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90 min再灌注3~48 h模型。分别于缺血开始和缺血60 min时给予TSA 50~200 mg·kg-1 ig。分别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5-羟色胺(5-HT)和血栓烷素B2(TXB2)含量,化学法测定脑皮层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3~24 h时血浆5-HT和TXB2含量及脑MPO活性呈时间依赖性升高,48 h后5-HT, TXB2含量降至假手术组水平,而MPO活性仍明显高于未缺血侧脑皮层。TSA(100和200 mg·kg-1)可显著抑制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时血浆5-HT和TXB2含量及脑MPO活性增高。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量和脑组织中MPO活性表现出不同的时相变化,并且对脑损伤影响力不同,TSA可有效保护缺血脑组织。
  • 论著
    孔一慧;杨宝峰;李为民;杨树森;田 颖;薛竞宜;李宝馨
    2006, 20(1): 33-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大鼠急性给予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激动剂BRL 37344是否与慢性给药一样,使β3-AR表达进一步增加,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方法 大鼠sc异丙肾上腺素 (Iso, 340 mg·kg-1,2次,间隔24 h )制备心衰模型 。8周后静脉给予BRL 37344 0.4 nmol·kg-1·min-1, 10 min,测定给药后0,10,30 min, 1, 2, 3 h, 1, 2和7 d 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0,1, 2和7 d 的心肌组织β-AR mRNA水平。结果与Iso模型组相比,Iso+BRL组注射BRL 37344后1~3 h 心率、+dp/dtmax和左室收缩末压明显增加,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降低,之后恢复至注射BRL 37344前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RL组注射BRL 37344后β1,β2和β3-AR水平变化不明显,Iso组β1-AR mRNA水平明显降低,β3-AR mRNA水平明显上升。 Iso+BRL组注射BRL 37344后d 2起,β1-AR mRNA水平较Iso组进一步降低,β3-AR mRNA进一步上升,d 7 时变化更明显。结论 BRL 37344急性用药对衰竭心脏血流动力学有短暂的改善作用,但与慢性给药同样使衰竭心脏β1-AR mRNA水平下降和β3-AR mRNA水平上升,这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的恶化。
  • 论著
    李红芳;汪龙德;田治峰;李 伟;郑天珍
    2006, 20(1): 26-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植物雌激素白藜芦醇和根皮素对离体主动脉血管收缩的舒张作用特点是否同雌激素以及有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家兔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条置于灌流肌槽中,记录其等长张力变化。结果 白藜芦醇和根皮素可明显抑制离体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NE)、KCl和CaCl2的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使其量效曲线明显右移, pD2′值分别为2.89, 3.34, 3.37和3.23, 3.52, 3.77; 对KCl预收缩血管条具有浓度依赖性的舒张效应。去除血管内皮、Nω-L-硝基精氨酸(L-NNA)或亚甲蓝对白藜芦醇舒张血管作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根皮素诱发的血管舒张无明显影响。 吲哚美辛和普萘洛尔温育后,对二者的舒血管作用均无明显影响。在无钙Krebs液 (含0.01 mmol·L-1 EGTA)中,白藜芦醇和根皮素可抑制NE诱发的由肌细胞内钙释放引起的Ⅰ相收缩,但不影响CaCl2诱发的由肌细胞外钙内流引起的Ⅱ相收缩。结论 白藜芦醇和根皮素对离体主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可能与其抑制钙离子内流及细胞内钙释放有关;另外白藜芦醇的舒张作用部分与内皮细胞有关,但根皮素的舒血管作用与内皮细胞无关。

  • 论著
    曹守冬;肖 伟;朱茂祥;杨陟华;薛玉文
    2006, 20(1): 53-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凝血酶对人类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致癌性和转化涉及的相关机制。方法 用75 nmol·L-1凝血酶持续刺激人类乳头状瘤-18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P2D)70 d,观察不同代龄细胞的血清抗性、软琼脂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凝血酶受体-蛋白酶活化受体(PAR1),c-myc和p21cip1基因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C-MYC和P21cip1蛋白表达变化,鉴定细胞的恶性转化表型。结果 经传代培养,凝血酶处理的第10代BEP2D细胞血清抗性增强,接种效率提高,第20代细胞呈非贴壁依赖性生长,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升高达(0.461±0.009)%。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第22代细胞处于S期比例为55.63%。凝血酶转化第25代、第27代细胞PAR1基因、c-myc基因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相反,p21cip1基因和P21cip1蛋白表达减弱。凝血酶处理的第20代细胞已具有较为稳定的转化表型和细胞生物学特性,可能是具有裸小鼠致瘤型的恶性转化细胞。每升2×104抗凝血酶单位水蛭素能够拮抗凝血酶对BEP2D细胞的恶性转化作用。结论 凝血酶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具有恶性转化作用,c-myc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活化与p21cip1失活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论著
    董朝辉;付爱玲;黄世杰;孙曼霁
    2006, 20(1):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神经节苷脂1(GM1)是否有益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方法 小鼠右脑室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蛋白(β-AP)4 nmol制作痴呆模型,d 4起GM1 50 mg·kg-1·d-1 ip连续10 d。水迷宫和暗箱实验测定小鼠学习记忆和空间辨别能力。测定小鼠大脑皮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乙酰胆碱(ACh)、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等生化指标。大脑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GM1治疗组与痴呆模型组比较,被动回避实验中进入暗室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减少;水迷宫游泳时间缩短;大脑ChAT和AChE活性,以及ACh含量恢复正常;大脑皮质组织学病变改善;细胞凋亡减少。但对β-AP引起的大脑MDA的增多及GSH的减少无影响。结论 GM1可明显改善β-AP所致痴呆模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辨别能力。但其作用并非通过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而实现。
  • 论著
    刘艳丽;亓 佳;吴春福;宫泽辉
    2006, 20(1):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羟考酮致精神依赖的潜能及其与纹状体多巴胺释放的关系。方法 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观察大鼠精神依赖潜能;采用清醒动物脑微透析技术结合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纹状体透析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 羟考酮(2.5,5.0 mg·kg-1, sc,每日1次,连续8 d)能使大鼠建立稳定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羟考酮 (2.5 mg·kg-1, sc)使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多巴胺含量增加,同时其代谢产物DOPAC和HVA的含量也明显增加。结论 羟考酮具有明显的精神依赖潜能,其精神依赖的形成可能与纹状体多巴胺的释放增加有关。
  • 论著
    初文峰;孙宏丽;乔国芬;朴闲美;董德利;杨宝峰
    2006, 20(1):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是否影响心室肌细胞钙离子浓度([Ca2+i)以及通过哪条信号转导通路起作用。方法 采用酶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用PAF刺激细胞;用Fluo-3/AM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Ca2+i;用2-氨乙基硼酸二苯酯(2-APB)和雷诺定(ryanodine)分别阻断IP3和雷诺定信号通路。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结果 无论在有钙还是无钙台氏液,PAF(1 pmol·L-1~10 nmol·L-1)都能增加心肌细胞[Ca2+i,其作用能够被2-APB 2 μmol·L-1 阻断,而不能被雷诺定200 μmol·L-1阻断。PAF 1 nmol·L-1ICa-L没有明显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电流密度分别为-(11.0±1.9)和-(10.5±1.3)pA·pF-1结论 PAF能增加豚鼠心室肌细胞[Ca2+i,IP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 论著
    郑水莲;陈枢青;李 新;曾 苏
    2006, 20(1): 60-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的人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1A6重组酶对一些化合物进行葡醛酸结合研究,以筛选或验证UGT1A6重组酶的底物。方法 采用HPLC法对底物或代谢物进行检测,并根据底物的减少来计算该酶对各底物的酶动力学参数。结果 人UGT1A6重组酶能很好地催化α-萘酚、β-萘酚和儿茶酚的葡醛酸结合,但对托特罗定、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扁桃酸、布洛芬和萘普生无明显催化活性。结论 人UGT1A6重组酶对平面的简单酚类化合物有明显的催化活性,但对结构复杂的酚类或羧酸类化合物活性不明显。
  • 论著
    何百成;滕永真;杨俊卿;蒋青松;周岐新
    2006, 20(1): 66-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铝致神经元退行性变是否与脑铁代谢失衡有关。方法 每只鼠侧脑室内分别注射0.125%,0.25%和0.5%的Al溶液3 μL(AlCl3·6H2O配制,以Al计算浓度),每日1次,连续5 d(d 1~d 5),建立铝过负荷小鼠模型。于d 10,d 20和d 30用跳台法和水迷宫测定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病理形态学改变、海马单胺氧化酶B(MAO-B)活性、海马线粒体铁蛋白水平和全脑铁水平。结果 铝过负荷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核固缩和神经细胞丢失,脑内铁水平明显升高,海马线粒体内铁蛋白水平明显降低、MAO-B活力显著升高,均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改变。结论 铝过负荷致神经元退变可能与其干扰脑铁代谢有关。
  • 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
    刘 茵;陈京红;宫泽辉
    2006, 20(1): 7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蜂毒诱发大鼠结肠炎疼痛实验模型,用于镇痛药的评价及相关机理研究。方法 利用蜂毒结肠粘膜下注射诱发大鼠结肠炎疼痛,动态定量评价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反应,并进行组织学检查,同时与甲醛相比较。结果 每只大鼠结肠粘膜下注射蜂毒0.075, 0.15和0.3 mg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发大鼠持续性内脏痛,与5%甲醛(0.1 mL)相比,蜂毒0.3 mg致痛反应效应相当,第二相炎症反应明显,且持续期长;局部组织损伤轻。阿片类镇痛药吗啡、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和新型环氧合酶2抑制剂NS-398均能抑制蜂毒诱发的大鼠结肠炎疼痛。结论 蜂毒诱发大鼠结肠炎疼痛模型反应指标客观、实验重复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内脏疼痛实验模型,可用于镇痛药的评价及机理研究。
  • 综述
  • 综述
    刘 骁;李 端
    2006, 20(1): 76-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蓖麻碱是蓖麻中的主要毒素之一,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在杀虫方面,对天幕毛虫、桃蚜和小菜蛾等3种害虫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在药理方面,蓖麻碱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和中枢神经兴奋作用,低剂量时具有改善记忆的效果,较大剂量时可作为工具药,用于制备癫痫动物模型来筛选抗惊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