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目录
  • 目录
    2020, 34(7):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热点群议
  • 热点群议
    于海洋, 刘培庆, 周文霞, 张汉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肆虐,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攀升,而目前依然还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氯喹是一种传统的治疗疟疾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因其在治疗COVID-19中显示出初步疗效而备受关注。羟氯喹是氯喹的衍生物,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高于氯喹,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治疗COVID-19的4种候选试验药物之一,亦被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列入试行第六版和第七版COVID-19治疗方案之中。然而,氯喹和羟氯喹治疗COVID-19的临床疗效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还缺乏足够的临床资料支持其作为治疗COVID-19的推荐药物。为更清晰地了解氯喹和羟氯喹,本文简要概括COVID-19的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案,重点讨论羟氯喹在临床试验中的药效,深入剖析羟氯喹在临床试验中不同结果的潜在原因及可能机制,并对山莨菪碱和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的潜在治疗作用以及心理干预治疗进行探讨,对COVID-19治疗方案的合理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论著
  • 论著
    钱 钊, 乔国芬, 李柏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急性分离成年犬结状神经节神经元(VGN)电生理学研究平台。法  通过急性分离和培养雌雄成年比格犬VGN,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动作电位,电压依赖性的外向钾电流(IK)和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Ih)。结果  动作电位波形分析结果显示:① 雌性比格犬VGN不仅可以记录到传统分类中的髓鞘化A型和非髓鞘化C型神经元,还可以记录到雌性特异分布的Ah型神经元;② 步阶电流除极在诱发相同持续放电频率时,A型所需要的刺激强度最小,Ah型所需要的电流强度与A型近似或轻微增加,而C型需要的刺激强度最大;③ 河豚毒素显著降低Ah型神经元的除极速率和触及阈值;蝎毒素可显著增加A-型的神经兴奋性;④ 所有受试神经元均表达IK和Ih,且2种电流密度均呈现A型>Ah型>C型;⑤ 尽管雌雄VGN分布的传入纤维种类有别,已知的A和C型VGN放电差异性并未在本研究中探讨。结论  成年比格犬VGN可被成功急性分离,并用于动作电位、IK和Ih的记录;分类和电生理学特性足以完成药理学试验的需要,持续至少30 min的紧密封接应该满足药理学观察的需要。
  • 论著
    舒 斌, 张玉堂, 蔡 鸣, 邵 卿, 袁艳娟, 刘 晶, 乔红群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盐酸柯诺拉赞(KFP-H008)对新西兰白兔的胚胎-胎仔发育毒性。方法  将盐酸柯诺拉赞(KFP-H008) 5,15和50 mg·kg-1于新西兰白兔妊娠第6~18天(GD 6~18,致畸敏感期)ig给予孕兔,同时设立溶媒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 10 mg·kg-1,iv),观察并记录母体在孕期体质量和耗食量。在GD 29对孕兔实施安乐死,记录妊娠子宫、胎盘总重、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死胎和吸收胎数等。观察并记录活胎的外观、身长、体质量,以及其骨骼和内脏的发育情况。同时检测盐酸柯诺拉赞在卫星组孕兔血浆中原形和代谢产物的浓度及其在孕兔和胎兔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  从GD 13开始,KFP-H008 15和50 mg·kg-1组孕兔体质量和耗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上述各组胎兔的顶臀长和体质量均明显减少(P<0.05),且可见骨骼畸形或变异。KFP-H008单次给药后被迅速代谢,在母体血浆中几乎检测不到。重复多次给药后,KFP-H008 50 mg·kg-1组母体和胎仔组织中均检出了药物原形和代谢产物,这可能是导致胎兔出现致畸作用的原因;而KFP-H008 15 mg·kg-1组,多个组织中药物原形和代谢产物均未能检出。结论  KFP-H008对新西兰白兔母体及胎仔不产生明显毒性的剂量为5 mg·kg-1
  • 论著
    黄梦丽, 张亭亭, 薛 瑞, 邓 云, 张有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小补心汤总黄酮(代号XBXT-2)抗抑郁作用与肠道菌群-肠-脑轴相关免疫炎症的关系及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模型,采用行为学方法——糖水偏爱、新奇抑制摄食和旷场实验评价XBXT-2(100 mg·kg-1)对CU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活性;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分析大鼠肠道菌群组成;Western印迹法和ELISA检测大鼠海马和结肠免疫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BA-1)、炎症介质Toll样受体4(TLR-4)和多种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5周后,模型组大鼠糖水偏爱率和旷场实验站立次数显著降低(P<0.05),首次进入旷场中心区的潜伏期和新奇抑制摄食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给予氟西汀(FXT,10 mg·kg-1)或XBXT-2(100 mg·kg-1)可显著改善上述抑郁行为(P<0.05)。肠道菌群测序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比值增大,有益菌减少(P<0.05),致病菌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FXT和XBXT-2组大鼠肠道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比值减小,有益菌数量增加(P<0.05),致病菌数量减少(P<0.05)。Western印迹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结肠IBA-1和TLR-4水平、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及结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肠IL-10水平降低(P<0.05);而XBXT-2治疗后大鼠海马IBA-1,TLR-4,IL-1β和IL-6水平及结肠IBA-1,TLR-4,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XBXT-2对CUS模型大鼠具有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进而减轻肠道菌群与机体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引起的肠-脑轴相关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 论著
    丁 旭, 肖云萍, 郭佳琦, 解宇浩, 张嘉琪, 聂文营, 郝 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基于钙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1(ANO1)的Piezo1调节剂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  RT-PCR和Western 印迹法分别检测Fischer大鼠甲状腺上皮(FRT)细胞Piezo1 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共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ANO1(ANO1-EGFP)和黄色荧光蛋白双突变体(YFP-H148Q/I152L)的FRT细胞株(简称FRT模型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ANO1-EGFP和YFP-H148Q/I152L在FRT模型细胞中的表达,加入ANO1激活剂离子霉素10 μmol·L-1,应用荧光淬灭动力学实验检测并计算FRT模型细胞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加入Piezo1调节剂Jedi1(200 μmol·L-1),Jedi2(150 μmol·L-1),Yoda1(20 μmol·L-1)和Gd3+(20 μmol·L-1),应用荧光淬灭动力学实验检测并计算FRT模型细胞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加入Piezo1激活剂Jedi1,Jedi2和Yoda1,按0.2,1,5,10,25,50,75,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和1000 μmol·L-1设置浓度梯度,应用荧光淬灭动力学实验检测并计算FRT模型细胞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并绘制浓度依赖曲线。向FRT细胞中加入Yoda1,按同样的方法设置浓度梯度,通过Fura-2/AM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的钙信号随Yoda1浓度的变化,分析细胞内Ca2+浓度与FRT模型细胞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之间的关系。计算模型Z′因子及信噪比。结果  RT-PCR、DNA测序比对和Western 印迹结果表明,FRT细胞内源性表达Piezo1。ANO1-EGFP和YFP-H148Q/I152L表达清晰,位置正确,并且ANO1-EGFP被离子霉素激活后模型荧光淬灭,证实转染基因表达的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FRT模型细胞构建成功。FRT模型细胞加入Jedi1,Jedi2和Yoda1荧光均淬灭,加入Gd3+后再加入Yoda1荧光不淬灭,证实模型可以用于筛选Piezo1通道调节剂;在FRT模型细胞中离子霉素的EC50为(7.76±0.53)μmol·L-1,Yoda1的EC50为(17.27±1.21)μmol·L-1,Jedi1的EC50为(200.60±4.46)μmol·L-1,Jedi2的EC50为(158.10±4.65)μmol·L-1 。FRT模型细胞相对荧光强度变化值与细胞内Ca2+浓度呈正相关,模型能敏感地反应细胞内钙信号变化。模型Z′因子为0.82,信噪比为13.29∶1,可用于Piezo1通道调节剂高通量筛选。结论  成功构建了可快速、准确、便捷筛选Piezo1通道激活剂和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
  • 综述
  • 综述
    张 鑫, 杜 晗, 周漪颖, 蔡雨佳, 王方敏, 徐泽民, 周文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赖右苯丙胺(LDX)是右旋苯丙胺(DXA)的前体药物,在血液中被水解生成赖氨酸和DXA,并通过DXA的活性形式发挥药理作用。LDX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和暴食症。作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LDX的活性成分DXA诱导神经递质释放的模式与甲基苯丙胺相类似, DXA有效地减少海洛因依赖者的可卡因使用。本文系统介绍了LDX的药理特点和药动学等特性,总结了LDX的改善认知作用和临床应用情况,比较了LDX与苯丙胺的作用差异及其对中枢神经兴奋剂依赖或使用障碍的治疗,并阐述其作为替代药物治疗兴奋剂依赖的临床前景。
  • 综述
    马 玲, 魏玉丽, 黄 凯, 周红刚, 杨 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纤维化性间充质性肺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且死亡率高。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雷帕霉素)靶点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机体生长、代谢和存活方面起着核心调控作用。在IPF疾病进程中,mTOR信号通过调控多种细胞功能缓解肺纤维化。抑制mTOR信号可诱导肺泡上皮自噬,抑制上皮细胞损伤、凋亡和炎症反应以保护上皮细胞;同时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活化,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抑制胶原合成和分泌;抑制mTOR信号还可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肺部纤维化因子的释放,抑制纤维化进程。以mTOR为靶点治疗IPF在临床上也具有一定可行性,目前以mTOR为靶点的临床在研药物有西罗莫司、奥米帕西(omipalisib)和HEC-68498。本文综述mTOR信号通路在IPF中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mTOR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提供支持。
  • 综述
    张 幻, 谢伟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基因组不稳定的乳腺癌亚型,具有高度免疫原性,治疗方法有限,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差,亟须创新性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大量非临床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溶瘤病毒单一疗法可显著抑制原位和转移性TNB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一疗法在TNBC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初显疗效,但因为TNBC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浸润水平低,疗效并不理想。溶瘤病毒可改善肿瘤微环境,上调免疫检查点分子表达。免疫检查点联合溶瘤病毒疗法比单一疗法可显著提高疗效,为TNBC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从单一疗法和联合疗法2个方面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溶瘤病毒治疗TNB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综述
    郑 颖, 殷祥昶, 赵 阳, 陈晓娟, 窦桂芳, 马百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离辐射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以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增加,拟杆菌门降低较为常见。辐射对菌群的改变往往伴随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如短链脂肪酸、芳香族氨基酸和胆汁酸等,并与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平衡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具有相关性。益生菌补充、粪菌移植及活性化合物干预等方法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电离辐射损伤。本文综述电离辐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基于菌群调节的辐射防护研究最新进展,为新型辐射防护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稿约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稿约
    2020, 34(7): 559-5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