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
    李素燕;颜玲娣;徐 波;宫泽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稳定高效表达人重组大麻受体2(CB2)的中国仓鼠卵巢(CHO-K1)细胞株,为体外高通量筛选CB2激动剂和拮抗剂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构建的表达载体pcDNA3.1(+)-CB2转染入CHO-K1细胞中,然后用含G418的选择性培养液进行筛选,挑取耐药克隆;培养并收集耐药克隆细胞,用RT-PCR方法做进一步筛选;序列测定鉴定整合基因的序列;筛选的阳性克隆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受体活性分析。结果 转染细胞在含G418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出28个耐药单克隆,用RT-PCR方法检测出17个CB2 mRNA表达量较高的阳性克隆;RT-PCR扩增片段测定鉴定正确;挑选其中最优的克隆进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实验,结果显示,表达受体具有与CB2激动剂WIN55212-2特异结合的活性,其KdBmax值分别(1.21±0.47)nmol·L-1和(3.12±0.7)nmol·g-1蛋白,这一结果与天然CB2的特性相似。结论 建立了稳定高效表达人重组CB2的CHO-K1细胞株。
  • 综述
  • 综述
    李爱峰;于仁成;李锋民;王震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β-N-甲氨基-L-丙氨酸(BMAA)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非蛋白氨基酸。研究表明,BMAA能够损伤运动神经元。在自然环境中,BMAA可以沿食物链传递,具有生物放大现象,可能参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帕金森痴呆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大部分浮游蓝细菌(蓝藻)能够产生BMAA,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蓝藻可能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对BMAA的理化性质、毒性、致毒机制、检测方法及其沿食物链的传递行为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蓝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综述
    董春燕;马 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中,肝细胞在体外不能实现高活性高密度的生长,因而无法模拟体内的三维立体生长环境,从而制约了药物肝毒性的体外评价;利用微型中空纤维凝胶包埋技术可以在体外固定肝细胞而模拟体内的立体环境。本文综述了微型中空纤维凝胶包埋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体外药物肝毒性方面的应用。
  • 论著
  • 论著
    郭姗姗;王意忠;张 毅;李德凤;宗桂珍;高英杰;时宇静;苏 丹;崔晓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摸索适合评价中药过敏反应的动物,采用BN大鼠和豚鼠评价双黄连注射液过敏的反应。方法 BN大鼠和豚鼠分为ip或iv临床等倍剂量组(分别为360及300 mg·kg-1)、iv临床2倍剂量组(分别为720及600 mg·kg-1)。以双黄连注射液为致敏原,分别对2种动物进行致敏,隔日1次,共3次。同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各组过敏反应症状;采用ELISA法测量血清和组织中组胺含量,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和气管病理改变。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可以造成BN大鼠及豚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BN大鼠组明显高于豚鼠组,分别为62.86%和36.11%。双黄连注射液可使BN大鼠和豚鼠血清、肺和气管中组胺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各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从数据上看,BN大鼠各组的组胺释放率均高于豚鼠各组。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可造成BN大鼠及豚鼠发生过敏反应。BN大鼠的敏感性可能高于豚鼠,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 论著
    朱深银;周远大;杜冠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二甘醇(DEG)致肾脏损伤的作用特点,并探讨其毒性作用靶细胞。方法 采用离体肾脏灌流技术,分别用含0.3%, 1.0%和3.0% DEG的灌流液灌流大鼠离体肾脏90 min,监测肾脏灌流压力和尿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含量、肾组织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体外传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和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观察DEG 0.1~1.0 mmol·L-1暴露2~24 h后,细胞形态、存活率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变化。结果 DEG增加离体灌流大鼠肾脏的灌流压力、尿量和尿蛋白含量,但对肾小球滤过率影响不明显;使灌流肾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DEG使EA.hy926细胞和HK-2细胞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LDH漏出明显增加,细胞形态明显改变。损伤具有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DEG能导致肾脏明显损伤,毒性作用靶细胞可能为肾脏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作用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 论著
    史建蓉;毛小红;方理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小剂量阿片受体激动剂哌替啶(Peth)对香烟烟雾吸入引起的豚鼠急性气道收缩反应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观察Peth 0.01,0.1和1 mg·kg-1对豚鼠自主吸入75%香烟烟雾(含25%O2)60 mL后,气道阻力和肺动态顺应性变化的影响及气道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影响;观察Peth 0.1 mg·kg-1对豚鼠2 h内分6次吸入(共360 mL)75%浓度的香烟烟雾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改变的影响,测定BALF中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Peth能减轻或明显抑制香烟烟雾刺激后气道阻力增高和肺动态顺应性下降的反应,抑制气道组织各段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反应,降低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BALF中NO的含量。结论 小剂量Peth对豚鼠急性神经源性气道收缩反应和炎性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 论著
    李长岭;樊友启;傅国胜;范伟民;孙 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对Epo受体(EpoR)的影响。方法 含rhEpo 0, 5及10 kU·L-1的培养基培养MSCs 24, 48及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6 d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poR阳性的细胞百分率。rhEpo预处理24 h, 再缺氧处理48 h,Hoechst染色,通过形态变化检测细胞凋亡率;rhEpo预处理6 d,再缺氧处理48 h,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EpoR,磷酸化Janus激酶2 (p-Jak2),磷酸化转导及转录活化蛋白(p-Stat5)及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蛋白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rhEpo处理的MSCs增殖能力增强;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随rhEpo浓度的增加,EpoR阳性细胞数增加;对照组,rhEpo 5及10 kU·L-1组EpoR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3±4.2)%, (24.7±8.1)%和(30.8±10.5)%。rhEpo预处理能增强MSCs抗缺氧凋亡的能力,缺氧处理后, 对照组、rhEpo 5及10 kU·L-1组细胞核固缩率分别为(42.2±8.7)%, (21.9±8.0)%和(20.1±7.9)%。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rhEpo预处理及预处理后行低氧培养的MSCs,随rhEpo浓度的增加,EpoR及下游抗细胞凋亡蛋白p-Jak2,p-Stat5和Hif-1a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rhEpo可以促进MSC EpoR的表达,并增加EpoR下游抗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
  • 论著
    王铭杰;罗自强;刘 霜;邓晓丹;岳少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谷氨酸在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D新生大鼠,出生后12 h内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和高氧组。高氧组维持氧浓度≥95%,分别在1,3和7 d后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肺脏,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另取小鼠,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白细胞计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Lowry法检测总蛋白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谷氨酸含量。结果 与空气对照组比较,持续高氧暴露1 d新生大鼠肺组织W/D比值无明显变化,暴露3和7 d W/D比值明显增加。HE染色可见,持续高氧暴露3 d肺泡腔内少量炎症细胞渗出,暴露7 d肺泡内红细胞和炎症细胞进一步增多,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数量减少。持续高氧暴露1 d新生大鼠BALF中LDH活性明显增加,白细胞计数和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暴露3和7 d BALF中LDH活性、总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空气对照组。持续高氧暴露1和3 d BALF中谷氨酸含量亦明显高于空气对照组。结论 高浓度氧可引起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诱导肺组织内源性谷氨酸的释放,提示谷氨酸在高氧性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 综述
  • 综述
    曾 婷;陈苏红;刘志红;王升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基因组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华法林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其狭窄的抗凝治疗指数范围和抗凝不当所致的并发症一直困扰着临床医师, 如何合理使用已经成为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研究发现药动学和药效学多个相关基因的多态性造成了个体差异,影响了华法林的使用剂量。本文综述了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在华法林用药中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为华法林个体化医疗提供参考依据。
  • 论著
  • 论著
    杨 菁;史佳琳;白 剑;徐新力;王洪新;刘春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地黄寡糖(ROS)对谷氨酸(Glu)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葡萄糖摄入的影响。方法将培养7 d的SD大鼠海马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活性ROS用药组( 4, 20 及100 mg·L-1)、Glu损伤组(Glu 0.1 mmol·L-1)及Glu损伤前ROS预处理组(ROS+Glu)。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培养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3H]葡萄糖掺入法测定神经元葡萄糖的摄取。结果 单纯ROS 4,20及100 mg·L-1组与对照组间各指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ROS 4, 20及100 mg·L-1预处理可使Glu损伤的细胞存活率由70.4%分别上升为77.8%, 85.2%, 92.6%,同时也改善了神经细胞形态并减少LDH的漏出;[3H]葡萄糖掺入量也由Glu损伤组的(1547±120)分别下降为(1384±181), (1303±123), (1134±123)cpm。结论 ROS对Glu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神经细胞对葡萄糖的过度摄入有关。
  • 论著
    胡智兴;耿菊敏;周轶平;罗 敏;梁道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神经干细胞(NS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HGF用于NSC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NS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模型(H2O2 100 μmol·L-1)、HGF+H2O2(HGF 15, 30及60 μg·L-1预处理24 h后,再加入H2O2 100 μmol·L-1处理4 h),LY294002(PI3K/Akt通路抑制剂)+HGF+H2O2(先加入LY294002 20 μmol·L-1处理30 min,再加入HGF 60 μg·L-1处理24 h,最后再加入100 μmol·L-1 H2O2培养4 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Western印迹分析Bcl-2, Bax蛋白表达。结果 MTT检测发现,随着HGF浓度的增加,NSC细胞的存活率也增加。与模型组〔(63.5±2.4)%〕比较,HGF 15, 30及60 μg·L-1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79.1±7.5)%,(83.8±6.1)%和(86.6±8.2)%;n=3,P<0.05〕。TUNEL法检测发现,HGF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模型组的凋亡率为(43.5±6.2)%,HGF预处理组则分别为(34.2±8.6)%,(21.7±3.8)%及(19.4±4.0)%。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与模型组相比,HGF预处理组细胞caspase-3活性降低。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HGF预处理使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升高,但Bax蛋白表达不受影响;HGF的抗凋亡效应可被PI3K/Akt通道阻滞剂LY294002阻断。结论 HGF可减轻H2O2所诱导的大鼠NSC凋亡,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SC的PI3K/Akt通路激活和Bcl-2表达增强有关。
  • 论著
    张利萍;杨长瑛;王莹萍;关 玥;徐 瑛;张 翼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苷(Poly)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Langendorff室技术制备离体大鼠心脏I-R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oly(25, 50和75 μmol·L-1)组、格列本脲(Gli)+Poly组、5-羟基癸酸(5-HD)+Poly组和苍术苷(Atr)+Poly组。对照组心脏由K-H液灌流110 min;模型组由K-H液灌流20 min后, 停灌30 min, 复灌60 min;Poly组在I-R处理前用含不同浓度Poly的K-液灌流10 min;Gli+Poly和5-HD+Poly组在I-R前分别用含Gli (10 μmol·L-1)和5-HD(100 μmol·L-1)的K-H液灌流5 min,再加入Poly (50 μmol·L-1)灌流10 min;Atr+Poly组用含Poly(50 μmol·L-1)K-H液灌流10 min及停灌30 min后,先用含Atr(20 μmol·L-1)的K-H液灌流15 min, 然后改用K-H液灌流。分别记录各组停灌前、停灌30 min和复灌60 min内的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等容期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冠脉流量(CF)等心功能指标。心脏复灌60 min后,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透射电镜下检测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缺血前各组心功能参数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相比,Poly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大鼠I-R后心功能的恢复,预防I-R损伤。复灌60 min后,Poly组大鼠心脏LVDP,±dp/dtmax和CF明显高于模型组;LVEDP则低于模型组;缺血前给予Poly(50 μmol·L-1)10 min可明显减小I-R后心肌梗死面积, 并改善心肌超微结构。Gli, 5-HD和Atr可阻断Poly对I-R心脏心功能参数和心肌梗死面积等的保护作用。结论 Poly具有明显的抗心肌I-R损伤作用,其心脏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加细胞膜和线粒体膜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和抑制线粒体通透转换孔开放有关。
  • 论著
    方道奎;何 云;张建清;胡大林;沙 焱;庄志雄;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氢醌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遗传毒性的分子机制,并研究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对氢醌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DNA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RNA干扰敲除XRCC1基因,通过转染重组质粒pEGFP-C1-pU6-dsRNA建立XRCC1缺陷细胞;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转染空载体pEGFP-C1的细胞分别作为正常对照组和载体对照组;3种细胞用不同浓度(10~100 μmol·L-1)的氢醌作用4 h,分别进行MTT实验和彗星实验来检测氢醌的毒性。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10~100 μmol·L-1)氢醌作用的XRCC1缺陷细胞,490 nm波长处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细胞,提示缺陷细胞的细胞存活率比正常细胞低;彗星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氢醌对XRCC1缺陷细胞DNA损伤比对照组细胞更严重,而2个对照组细胞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XRCC1基因在氢醌导致的细胞损伤的修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