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翟德胜;郭继强;赵 营;杨锦南;陈西敬;何 卉;俞巧玲
    2007, 21(4): 283-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通过酮洛芬(KP)代谢参数的变化分析肝脏功能的可能性。方法 以KP为工具药,用四氯化碳 (CCl4)和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建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体内实验,KP 20 mg·kg-1 iv后,测定大鼠血浆、胆汁中KP及其Ⅱ相代谢物酮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S-KPG和R-KPG)。体外微粒体孵育实验,测定KP葡萄糖醛酸化反应vmax和Km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Cl4肝损伤模型大鼠KPG累计胆排泄率降低〔(54±18)% vs (90±7)%〕,ANIT肝损伤模型大鼠的KPG胆排泄几乎完全被抑制〔(4.9±2.0)%〕。与对照组比,CCl4和ANIT肝损伤模型组KP药动学参数lgAUC(0~∞)增加〔(5.26±0.19), (5.05±0.10) vs (4.67±0.07)〕、t1/2β延长〔(284.2±150.0), (129.0±37.0)min vs (67.8±21.7)min 〕、清除率降低〔(0.046±0.019), ( 0.080±0.011) mL·min-1 vs (0.169±0.026) mL·min-1〕,血浆KPG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ANIT肝损伤模型组血浆S-KPG的AUC(0~∞)增高了约10倍。微粒体孵育试验表明,与对照组比,CCl4和ANIT肝损伤模型组大鼠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有轻至中度降低, vmax: (0.9±0.5), (1.1±0.6) mmol·g-1·min-1 vs (2.9±0.9) mmol·g-1·min-1; Km: (6.8±1.6), (5.4±1.5)mmol·L-1 vs (13.6±1.2) mmol·L-1结论 急性肝损伤时KP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  说明可以通过考察KP的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尤其是lgAUC(0~∞), t1/2β, 清除率和 KPGs累计胆排泄率,来反映肝功能情况。
  • 论著`
    杨芳芳;胡申江
    2007, 21(4): 255-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正常大鼠在体心脏功能和血压的调节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CVB-D 3.35 mg·kg-1·d-1,分别于给药2, 4和6周后,用血流动力学方法观察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以及心率。结果 对照组相比,灌胃给予CVB-D 6周后,大鼠LVSP增高,收缩压降低。而各时间点给药组LVEDP 、±dp/dtmax 、舒张压及心率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CVB-D对在体大鼠有一定的增强心脏功能和降低主动脉压力效应,同时不会引起心动过速。
  • 论著`
    季莉莉;王峥涛;
    2007, 21(4): 278-2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 激酶 )在山冈橐吾碱肝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Western杂交方法观察山冈橐吾碱(100 μmol·L-1,分别作用1, 5, 15, 30及60 min)对p38MAP激酶激活的影响; 10 μmol·L-1 p38MAP激酶抑制剂SKF86002 预处理15 min后,分别观察其对山冈橐吾碱(100 μmol·L-1)诱导p38MAP激酶磷酸化(30 min, Western杂交法)及细胞毒性(MTT法,36及48 h; 台盼蓝染色法, 36 h)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00 μmol·L-1山冈橐吾碱明显诱导p38 MAP激酶的磷酸化激活,5~30 min时处于较高水平;SKF86002预处理可以明显抑制山冈橐吾碱诱导的p38 MAP激酶磷酸化;MTT染色法和台盼蓝染色实验均发现SKF86002预处理能部分降低山冈橐吾碱诱导的肝细胞毒性〔MTT,36 h: (0.210±0.008) vs (0.170±0.003), 48 h: (0.33±0.03) vs (0.200±0.003); 台盼蓝染色(80±2)% vs (72±7)%; n=8, P<0.05〕。结论 p38MAP激酶可能参与了山冈橐吾碱诱导的肝细胞毒性作用。
  • 综述
  • 综述
    山丽梅;赵艳玲;金 城;张 萍;蔡光明;肖小河
    2007, 21(4): 293-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嘌呤P2受体家族是目前发现的最复杂的受体家族之一,在体内分布广泛,功能复杂,目前已有7种P2X受体和8种P2Y受体被克隆。P2受体的分类和研究历史非常复杂,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P2受体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特别是新克隆出的P2Y12, P2Y13和P2Y14受体,丰富了P2受体家族,使其结构特征、药理学特性不断被揭示。本文对P2受体的研究历史、分类方法、分子结构特征和药理学特性做一概述,并对最新报道的P2受体的相互作用以及关于P2Y15受体的争论进行综述。

  • 论著`
  • 论著`
    解丽君;赵 松;张建新;李兰芳
    2007, 21(4): 247-2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并从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方面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全心停灌25 min,再灌注30 min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记录各项心功能指标;测定心肌线粒体呼吸链的完整性、膜肿胀度和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 -9和-8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 缺血前10 min开始,并于再灌注期间持续灌流丙泊酚30和60 μmol·L-1能明显改善I-R后的心功能;心肌线粒体呼吸链损伤有所恢复,膜肿胀度减轻,MDA生成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 caspase-3和caspase-9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 丙泊酚减轻I-R所致的心肌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 论著`
    王 茹;武宇明;肖 琳;王 昕;何瑞荣
    2007, 21(4): 241-2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染料木黄酮 (GST)在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技术,在下丘脑脑片上观察GST对静息状态下的室旁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 ①26个脑片分别灌流GST 10, 50, 100 μmol·L-1 2 min,有25个脑片放电频率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②用0.2 mmol·L-1 L-谷氨酸灌流脑片,7/7个脑片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表现为癫痫样放电,在此基础上加灌GST 50 μmol·L-1 2 min,其癫痫样放电被抑制;③用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阻断剂四乙胺1 mmol·L-1 灌流脑片,约10 min后加入GST 50 μmol·L-1,8/8个脑片的放电抑制效应被完全阻断;④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50 μmol·L-1 灌流脑片,7/7个脑片的放电频率增加,在此基础上加灌GST 50 μmol·L-1 2 min,放电被抑制。结论GST可抑制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并抑制 L-谷氨酸诱发的神经元癫痫样放电。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激活G蛋白激活的内向整流型钾通道,促进K+外流,从而引起细胞膜超极化有关;而与NO释放无关。GST可能通过降低心血管中枢的活动性而产生一定的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

  • 论著`
    刘清君;张艳淑;刘 强;段化伟;陈 泓;何凤生;郑玉新
    2007, 21(4): 271-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正己烷代谢产物2,5-己二酮(2,5-HD)对雪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新生Wistar大鼠坐骨神经进行雪旺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和Thy-1.1抗体进行细胞纯化。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2,5-HD不同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雪旺细胞NGF及其p75NTR表达水平的变化,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5-HD 5~40 mmol·L-1染毒24 h可以促进雪旺细胞NGF及其p75NTR的表达,呈浓度-效应关系;2,5-HD 10.0 mmol·L-1染毒1~48 h,NGF及其p75NTR表达水平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 2,5-HD可以促进雪旺细胞NGF及其p75NTR的表达,这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使用NGF治疗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提供了依据。
  • 综述
  • 综述
    史 强;楼宜嘉
    2007, 21(4): 297-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活性氮导致肝脏微粒体谷胱甘肽转移酶1(MGST1)修饰激活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其半胱氨酸 (Cys49) 可感受亲电子剂等而被修饰,担任“感受器”角色,行使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以过氧亚硝酸盐和S-亚硝基谷胱甘肽为代表的活性氮,可引起MGST1的酪氨酸(Tyr92)和Cys49发生若干种修饰,包括硝基化、S-亚硝酰化、谷胱甘肽化、巯基氧化等,均可介导酶激活,其中Tyr92的硝基化修饰可望揭示MGST1的“第二个感受器”,与机体对硝基化应激的保护机制相关。

  • 论著`
  • 论著`
    汤慧芳;毛连根;何 威;汪雪峰;谢强敏;陈季强
    2007, 21(4): 259-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西地那非对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 4 mg·kg-1)气道滴入诱导的小鼠ALI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LPS模型组、西地那非3,10 及30 mg·kg-1组、地塞米松5 mg·kg-1组。测定肺干/湿重比值,常规细胞形态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肺组织切片观察病理改变;测定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酶(MPO)活性、NO含量、NOS活性及TNF-α含量。结果 LPS诱导的ALI小鼠肺干/湿重比值明显下降; 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肺组织间隙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红细胞渗出;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和MPO活性明显增加,NO含量、总NOS活性及iNOS活性明显增加。同时腹腔注射西地那非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ALI小鼠肺干/湿重比值; 减少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 抑制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MPO活性及NO含量、总NOS活性及iNOS活性的增加。结论西地那非对LPS诱导的ALI有保护作用,提示NO-cGMP途径可能在ALI中起重要作用。
  • 论著`
    宋 慧;张学荣;周元聪;江 涛;舒雨雁
    2007, 21(4): 265-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 E.coli ) 中表达广西眼镜蛇(黑眼镜蛇)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GF)成熟蛋白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将天然广西眼镜蛇蛇毒的NGF蛋白基因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ET-40b(+)中,以C端融合了6个组氨酸的形式在 E.coli BL21DE3)通过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NGF蛋白。超声破菌后,将上清液经Ni2+-NTA柱纯化,收集并冻干NGF融合蛋白,用蛋白印迹法分析其NGF抗原活性, 并通过促PC12细胞生长法观察其生物活性。结果 经蛋白印迹分析可知在38 ku处的条带具有NGF抗原活性。加入天然蛇毒NGF,生长轴突的PC12细胞为(83±3)%,重组品为(21±3)%, 表明经纯化的融合蛋白具有NGF生物活力,但活性弱于天然蛇毒NGF。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可以表达出有活性的蛇毒NGF蛋白。
  • 综述
  • 综述
    李晓晖;姜德建;贾素洁;李元建
    2007, 21(4): 289-2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是一种胞浆蛋白酶,包括DDAH1和DDAH2两种亚型,能特异性水解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而上调NOS活性。DDAH与NOS活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调节NO生成和血管内皮功能中起重要作用。DDAH还参与血管新生与细胞分化的调节,其活性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相关蛋白和药物防治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