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常平安;伍一军
    2006, 20(6): 494-4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诱发迟发性神经病的氟丙胺磷对人成神经细胞瘤SK-N-SH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全反式维A酸诱导细胞分化,显微测量有机磷酸酯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比色法测定NTE活力和Western印迹分析总的和磷酸化的神经纤丝重链蛋白以及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 50 μmol·L-1对氧磷和氟丙胺磷对细胞增殖没有影响;此浓度下对氧磷不抑制细胞的分化,而氟丙胺磷抑制细胞分化;氟丙胺磷抑制神经病靶标酯酶,而对氧磷对其不抑制;氟丙胺磷抑制总的和磷酸化的神经纤维丝重链蛋白的表达,而对氧磷对两种状态的神经纤维丝重链蛋白没有明显的作用。对氧磷和氟丙胺磷对肌动蛋白的表达都无影响。结论 氟丙胺磷对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分化的抑制是通过对总的和磷酸化的神经纤维丝重链蛋白表达的抑制实现的,并伴随着神经病靶标酯酶的抑制。
  • 论著
    王以美;彭双清;周 琦;王敏伟;韩 刚;闫长会;阳海鹰;王国强
    2006, 20(6): 484-4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线粒体呼吸链是否是丁烯酸内酯(But)致细胞内活性氧过量产生的来源,及其在But致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特异性抑制剂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预处理HepG2细胞后,染毒But。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二氯荧光素荧光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结果 呼吸链复合物Ⅰ, Ⅱ, Ⅲ和Ⅳ抑制剂鱼藤酮、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FA)、抗霉素A、氰化钾及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羰氰氯苯腙(CCCP)能够明显改变But所致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鱼藤酮和抗霉素A能够增强But引起的细胞毒性,而CCCP则能明显减轻But引起的细胞毒性。结论 线粒体呼吸链是But致细胞内活性氧过量产生的重要来源,且活性氧的过量产生在But的细胞毒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
    沃燕波;朱丹雁;张翔南;楼宜嘉
    2006, 20(6): 504-5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简易光电成像系统记录胚胎干细胞(ES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为药物诱导ES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心肌细胞提供量化评价指标。方法 以简易光电成像系统记录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并以维A酸和淫羊藿苷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心肌细胞为例,收集分化过程中发育依赖性基因(α-肌球蛋白重链、心室肌球蛋白轻链及β-肾上腺素受体)和心肌特异性蛋白(α-辅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T)表达情况,同步分析光电成像信号与分子生物学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光电成像系统可灵敏反映分化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在与维A酸和淫羊藿苷共培养体系中,搏动频率与心肌发育依赖性基因、蛋白表达和β-肾上腺素受体形成等一致,可体现心肌分化的不同时间段。结论 简易光电成像系统能灵敏记录ES细胞定向分化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此搏动频率与细胞分化成熟程度一致,可望成为药物诱导分化心肌细胞初步评价的量化指标。
  • 论著
  • 论著
    赵 洁;胡燕平;宋 捷;张 旻;李 波;邢瑞昌
    2006, 20(6): 500-5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运用小鼠淋巴瘤试验(MLA)对4,4′-二甲基二苯基碘鎓盐六氟磷酸盐(IHT-PI 820)作为食品外包装上油墨使用安全性的评价。方法 采用L5178Y细胞,处理3 h,表达48 h后测定突变细胞频率及小集落比例。同时进行添加和未添加代谢活化系统的试验,每个条件下设6个剂量组,阴性(二甲亚砜)、阳性(甲磺酸甲酯或环磷酰胺)对照组及IHT-PI 820 4个剂量组(37.5, 75.0, 150.0和300.0 mg·L-1),在相同条件下,每组设定两个平行样 。结果 IHT-PI 820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突变频率均显著性高于阴性对照组,并且IHT-PI 820各剂量组间存在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小集落的比例也随剂量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结论 IHT-PI 820可以诱发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故将其作为食品外包装上的油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行业规定操作。
  • 综述
  • 综述
    乔洪翔;李连达;吴理茂
    2006, 20(6): 515-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兜铃酸属于硝基菲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马兜铃属中药中,具有肾毒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马兜铃酸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及凋亡;促进细胞周期加速,而导致泌尿道上皮异常增殖;经还原代谢,并与DNA形成加合物,使ras基因和p53基因突变,进而诱发癌变。本文对马兜铃酸的细胞分子毒性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可能的减毒方法进行了探讨。
  • 论著
  • 论著
    胡 赫;汤志宇;陈世忠;王银叶
    2006, 20(6): 455-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和厚朴酚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和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对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和脑梗死体积。用双侧颈动脉结扎30 min, 再灌注30 min造成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测定脑组织中相关酶的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和脑组织Na+-K+-ATP酶的活性。结果 和厚朴酚5~50 μg·kg-1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后0.25和3 h iv给药, 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学评分,明显减少脑梗死体积。和厚朴酚7~70 μg·kg-1分别于阻塞前和再灌注前2 min iv给药,可明显升高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显著降低丙二醛的含量。同时和厚朴酚也升高脑组织Na+-K+-ATP酶的活性。结论 和厚朴酚可改善局部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缺陷和缩小脑梗死体积;并提高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和Na+-K+-ATP酶活性,表明它对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 论著
    李世英;唐奕萍;欧阳守
    2006, 20(6): 441-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染料木黄酮(GST)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木瓜蛋白酶法分离单个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应用全细胞式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 GST (10~100 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阻断L型钙通道电流,其作用可被洗脱,半数有效抑制浓度为(39.9±3.6)μmol·L-1。GST可使L型钙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左移约10 mV (P<0.01), 对其斜率没有影响。GST的无活性拟似物大豆异黄酮对L型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明显小于GST。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原钒酸钠可阻断GST对钙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结论 GST可通过酪氨酸激酶途径抑制豚鼠结肠平滑肌L型钙通道。
  • 论著
    苗庆峰;苏素文;张 伟;郭鸣放;李林芳;孟 静;张永健
    2006, 20(6): 448-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双苯氟嗪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静脉灌流毒毛花苷G诱发豚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大鼠心律失常,观察双苯氟嗪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双苯氟嗪对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子浓度([Ca2+i)的影响。结果 双苯氟嗪20 mg·kg-1能提高毒毛花苷G诱发豚鼠室性早搏、室速、室颤和死亡的剂量;10 mg·kg-1提高诱发室性早搏的剂量。双苯氟嗪20 mg·kg-1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大鼠室速、室颤发生率及动物死亡率;10 mg·kg-1减少室颤发生率及动物死亡率。双苯氟嗪预先给药可降低豚鼠正常心室肌细胞[Ca2+i,并抑制细胞外高钙诱发的细胞[Ca2+i升高;在细胞外高钙已诱发细胞[Ca2+i升高的条件下,仍可降低[Ca2+i升高的程度。结论 双苯氟嗪具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保持细胞内钙稳态有关。
  • 论著
    王文艳;沈子龙;姚全胜;姚 军;白文霞;潘玉英
    2006, 20(6): 461-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9-[2-(膦酰甲氧基)乙基]腺嘌呤一钠盐(PMEA-Na)重复给药的毒性研究提供毒代动力学资料。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样品中的药物浓度,数据经统计矩方法处理得到毒代动力学参数,并完成血清生化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 比格(Beagle)犬静脉单次及多次给药(14 d,每日1次)后,在给药剂量范围内,AUC均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在1.0, 3.0 与6.0 mg·kg-1 PMEA-Na时,AUC分别为(2.3±0.5),(8.4±1.6),(17.5±3.7)mg·L-1·h(单剂量)和(5.0±0.4),(15.9±3.2),(30.3±4.7) mg·L-1·h(多剂量)。PMEA-Na主要经肾脏排出体外,且给药14 d后肾功能受损药物排泄能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 6.0 mg·kg-1组血清生化学检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换酶、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及甘油三酯均升高, 葡萄糖水平下降。6.0 mg·kg-1组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肝脏和肾脏有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比格犬经静脉多次给PMEA-Na 14 d后出现毒性反应,毒性靶器官主要为肾脏和肝脏。
  • 论著
    马 行;徐 英;姚海燕;库宝善
    2006, 20(6): 468-4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探讨姜黄素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应激方式交替、持续应激20 d,制成大鼠慢性应激损伤模型,用开野实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大鼠给姜黄素(2.5,5和10 mg·kg-1po,每日1次,共21 d)前后行为的改变以及下丘脑、海马及额叶皮质中CRF mRNA的表达。结果 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在开野实验中5 min内穿越格数、探究次数均显著减少;给予姜黄素后,应激大鼠穿越格数、探究次数均较应激对照组不同程度的增加。慢性应激模型组大鼠下丘脑、海马和额叶皮质中CRF 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姜黄素可以明显逆转上述脑区CRF mRNA表达的改变。结论 姜黄素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活动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这一作用很可能与逆转慢性应激大鼠不同脑区的CRF mRNA的异常表达有关。
  • 论著

    袁保红;杨国武;曹理想;蔡创华;林永成;周世宁

    2006, 20(6): 473-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红海杆菌属(Rhodomarinobacter)海洋细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Blue-Ⅰ是否抑制胃腺癌细胞生长。方法 用MTT法测得Blue-Ⅰ对人胃腺癌细胞MCG803的IC50;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MCG803细胞是否发生DNA损伤;用Hoechest 33258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CG803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Blue-Ⅰ抑制MCG803细胞的生长,IC50为(4.6±1.1)mg·L-1;Blue-Ⅰ引起MCG803细胞基因组的降解,2.5,5和10 mg·L-1 Blue-Ⅰ处理后MCG803细胞彗星实验的拖尾率由对照组(4.2±1.2)%上升到(23.2±4.9)%,(51.4±6.9)%和(68.7±6.5)%,拖尾细胞的平均尾长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用Hoechest 33258染色,观察到Blue-Ⅰ引起MCG803细胞核呈典型的凋亡形态;经流式细胞仪分析,2.5,5和10 mg·L-1的Blue-Ⅰ处理24 h,凋亡细胞率分别由对照组的(3.5±0.6)%上升为(11.4±3.5)%,(32.4±4.9)% 和(50.7±6.6)%。Blue-Ⅰ还能导致MCG803周期细胞比例发生改变。结论Blue-Ⅰ具有抑制胃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论著
    王雪丁;邓小莹;李嘉丽;陈 杰;黄 民
    2006, 20(6): 479-4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中国健康汉族人孕烷X受体基因NR1I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以明确种族差异。方法 用PCR扩增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NR1I2基因2和4外显子及1,2,4和5内含子的单核苷酸突变。结果 中国健康汉族人NR1I2基因2和4外显子均未发现已报道的单核苷酸突变,外显子1和内含子1,2,4和5检测到单核苷酸突变9种,分别为-24446C>A,-24381A>C,-24113G>A,252A>G,275A>G,4760G>A,7635G>A,7637C>T和7675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4%,20.8%,20.8%,33.3%,31.0%,68.5%,31.7%,1.6%和10.6%,其中7637C>T未见在任何文献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中报道,为新发现突变。结论 中国健康汉族人NR1I2内含子1,2,4和5位置检测到9种单核苷酸突变,且突变频率较高,与白人和美国黑人比较,单核苷酸突变的发生位点和发生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 论著
    曲恒燕;关勇彪;郭巧珍;闫 魁;袁本利
    2006, 20(6): 490-4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甲基肼(MMH)跨血脑屏障转运的动力学特征,为阐明其血脑屏障转运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原位脑灌流技术对雄性Wistar大鼠进行MMH双侧脑灌流。MMH灌流浓度分别为145,290和580 mg·L-1,灌流时间为2,5,8及10 min;采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比色法进行脑组织中的MMH浓度测定。 结果 MMH可以跨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脑中MMH浓度随着灌流浓度和灌流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而MMH在各灌流浓度下跨血脑屏障转运速度常数kin并不随灌流浓度的升高而改变,分别为(0.0240±0.0015),(0.0308±0.0041)和(0.0300±0.0041)mL·min-1·g-1结论 MMH跨血脑屏障转运属于被动扩散的膜限速模型。
  • 综述
  • 综述
    付云峰;吴庆莉;杨以阜;左建平
    2006, 20(6): 510-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酶,它催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AdoHcy) 水解生成腺苷和同型半胱氨酸。抑制SAHH将导致细胞内甲基化抑制物AdoHcy的堆积,从而对转甲基反应产生反馈性抑制作用。而甲基化对于维持细胞的活性是必需的。鉴于SAHH在调节生物体转甲基化反应中的核心地位,它已被选择作为多种新药研发的重要靶点,包括免疫抑制剂、抗病毒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阿尔茨海默病药物。SAHH抑制剂全新的化学结构、良好的作用效果和独特的作用靶点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广泛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