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
    董德利;孙志洁;焦军东;岳 朋;王庆徽;方志伟;杨宝峰
    2005, 19(1): 64-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一种药理学中分析电压依赖性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积分方法。方法 Ito的失活相可被2指数或3指数方程拟合。原始电流曲线下面积(AUC)可通过指数方程积分获得。以细胞膜电容标准化后的曲线下面积表示除极化时程中钾离子的净通量,作为比较指标。钙调磷酸酶过表达转基因鼠心肌细胞表现Ito下调,此数据用于验证Ito的积分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AUC可通过3指数或2指数方程的积分公式获得:AUC=A1τ1+A2τ2+A3τ3+A0t-A1τ1et/τ1-A2τ2et/τ2-A3τ3et/τ3或AUC=A1τ1+A2τ2+A0t-A1τ1et/τ1-A2τ2et/τ2。小鼠心室肌50%和90%动作电位时程分别约为10 ms和30 ms。将Ito 0~10 ms (AUC50)和0~30 ms(AUC90)的曲线下面积以细胞膜电容进行标准化。野生型鼠心肌细胞的AUC50和AUC90明显高于钙调磷酸酶过表达转基因鼠,此结果与转基因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延长相一致,与前期发表结果一致(钙调磷酸酶过表达转基因鼠心肌细胞Ito各成分下调)。结论 积分法是药理学中一种简便准确的分析Ito的方法。
  • 实验方法
    王 勇;朱小南;陈汝筑;何 进;余剑平;汪雪兰
    2005, 19(1): 70-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海马脑片体外长期培养方法。方法 取出生后10 d的新生大鼠海马,切成300 μm厚的脑片,转至带有微孔膜插件的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培养期间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MTT法鉴定组织活力,免疫组化法观察胶质细胞对损伤的反应,电生理反应以检测神经细胞功能。结果培养海马脑片逐渐变薄,5 d后结构清晰,细胞形态完整;MTT法显示培养40 d内的海马组织均能保持高摄入MTT能力;在Schaffer侧枝给予单脉冲刺激,于CA1区能接收到完整的群峰电位;谷氨酸导致胶质细胞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高表达。结论 本方法培养40 d的海马脑片具有正常的活力和功能。
  • 论著
  • 论著
    陈凤婵;张英鸽
    2005, 19(1): 53-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探索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中心狭隙与其快速水解功能的适应原理,研究乙酰胆碱(ACh)对AChE立体结构的影响。方法 在云母表面重组磷脂膜,将AChE重组到磷脂膜上,用原子力显微技术观察。结果 天然AChE表面平滑,边界清晰,中间突出,略呈椭圆球体, 蛋白颗粒长径为(62±25)nm, 短径为(53±13)nm,高度为(6±2)nm; 反应后酶蛋白表面变得粗糙,形态不甚规则,蛋白颗粒中心出现近圆形孔洞。结论 ACh对AChE立体结构具有明显影响。
  • 论著
    史俊稳;丰伟悦;王 萌;李 柏;张 芳;刘 静;赵九江;柴之芳
    2005, 19(1): 5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低剂量无机汞子宫内及哺乳期暴露对仔大鼠肝脏、肾脏及脑组织中谷胱甘肽抗氧化物酶系统的影响,探讨低剂量无机汞对子代发育潜在的毒性。方法 对怀孕d 0的母大鼠进行0.2 mg·L-1 Hg2+饮水染毒直至仔鼠出生后d 20断乳期。研究仔鼠肝脏、肾脏及脑区(大脑、小脑、脑干、海马及其余脑组织)中汞的分布及汞暴露对上述组织中总巯基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结果 汞暴露后仔鼠肾脏中汞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脑组织。在所研究的仔鼠各脑区中,海马汞含量最高,其次是小脑和大脑。汞暴露组仔鼠肝脏和肾脏中巯基含量比对照组升高了2倍,而脑区中汞暴露组巯基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则降低至1/2~1/3。汞暴露组仔鼠肝脏中G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了65%,而在肾脏和脑组织中GSH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则显著降低,其中,汞暴露组仔鼠各脑区中GSH水平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均超过了58%。除肝脏外,汞暴露组仔鼠肾脏和脑区中GSH-Px活性明显下降。在脑组织中,除海马外,GSH-Px活性在汞暴露组其他4个脑区中的下降幅度均超过80%。结论 低剂量无机汞子宫内及哺乳期暴露对仔鼠肾脏,特别是对脑组织的正常发育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但上述指标对肝脏的影响不甚明显。
  • 论著
    杜伯雨;姜丽平;仲来福
    2005, 19(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体外观察5-氟尿嘧啶与姜黄素联用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5-氟尿嘧啶单独或联合应用对HT-2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利用中效原理判定两药合用的效果。结果 两种药物单独应用时,对HT-29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对于HT-29细胞,姜黄素的中位抑制浓度为(32±11)μmol·L-1,5- 氟尿嘧啶的中位抑制浓度为(1040±456)μmol·L-1。应用中效原理分析显示,两药在联合应用时为协同效应,并且在不同的药物浓度配比下呈相同的趋势。增大姜黄素的用量可在更宽的效应范围内获得两种药物的协同效应。结论姜黄素与5-氟尿嘧啶在联合应用时的相互作用为协同效应,本结果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综述
  • 综述
    郑水莲;李 新;曾 苏
    2005, 19(1): 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是一类Ⅱ相代谢酶,能催化葡醛酸与其相应底物结合。该过程是机体的重要排泄途径之一。目前,有15种人类UGT被确证有活性,而且对它们的底物选择性方面有了进一步认识,但UGT的酶学研究相对于细胞色素P450还比较落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论著
  • 论著
    刘 强;刘清君;鱼 涛;何凤生;郑玉新
    2005, 19(1):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鼠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2,5-己二酮中毒大鼠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2,5-己二酮450 mg·kg-1·d-1 ig染毒,通过对姿势、步态、前后肢肌力的体征评分、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测定和神经病理检查,证实制成2,5-己二酮中毒大鼠周围神经病模型,而后将相同周围神经体征评分的中毒大鼠26只随机分为mNGF治疗组与染毒未治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染毒组大鼠于染毒25 d体征评分显示,中度与重度周围神经损伤者约占总数的92%;坐骨神经MNCV比对照组明显减慢;神经病理检查发现,胫神经部分神经纤维轴索变性。经mNGF 30 μg·kg-1·d-1 im治疗21 d后,治疗组大鼠的姿势、步态与前后肢肌力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染毒未治组。结论 mNGF能显著加速2,5-己二酮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恢复,为临床应用mNGF治疗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提供了动物实验依据。
  • 论著
    张必祺;孙 坚;胡申江;单绮娴;夏 强
    2005, 19(1): 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黄芪有一定的治疗高血压作用,本研究观察其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舒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灌流模型,观察累积浓度黄芪(0.01~100 g·L-1)对基础状态、KCl预收缩和去氧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血管环的作用。结果 黄芪(0.01~100 g·L-1)对基础状态或KC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张力无影响。对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黄芪在低浓度(0.01~3.0 g·L-1)时呈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此作用可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0.1 mmol·L-1)或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10 μmol·L-1)预处理所抑制;而在高浓度(10~100 g·L-1)时呈短暂的收缩作用,可被内皮素转换酶抑制剂磷阿米酮(5 μmol·L-1)预处理所抑制。黄芪对PE预收缩的去除内皮血管环仅呈微弱的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结论 黄芪对主动脉具有内皮依赖性舒缩双相作用。其舒张机制可能为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鸟苷酸环化酶途径;而其收缩机制可能为促进血管内皮合成内皮素。
  • 论著
    刘宜先;张 浩;董京辉;李 茜;何瑞荣
    2005, 19(1): 18-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是否通过直接抑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放电活动而影响心血管功能。方法 在麻醉雄性大鼠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条件下记录窦神经传入放电及积分。结果 ① CCK-8 0.1, 0.5和1.0 μmol·L-1使压力感受器机能曲线向右下方移位,曲线最大斜率和窦神经传入放电积分最大值均明显减小,表明CCK-8可剂量依赖性抑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② 预先灌流CCK-8非特异性受体阻断剂丙谷胺100 μmol·L-1或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 0.5 μmol·L-1可部分阻断CCK-8 0.5 μmol·L-1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放电活动的抑制作用。预先灌流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不能阻断CCK-8的效应。结论 CCK-8可直接抑制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入神经放电活动。其机制可能为CCK-8作用于颈动脉窦区相应的受体后,对牵张敏感性通道产生抑制作用。
  • 论著
    谢文杰;李 林;魏海峰;楚 晋;叶翠飞;张 兰;李雅莉
    2005, 19(1): 2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应用cDNA芯片探索二苯乙烯苷(TSG)干预D-半乳糖皮下注射的拟痴呆(AD)小鼠海马的靶基因。方法 D-半乳糖(50 mg·kg-1·d-1, 60 d)皮下注射为模型组,造模加TSG (0.1 g·kg-1·d-1)灌胃为TSG组,对照组只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组6只小鼠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取海马组织抽提RNA,掺入荧光分子Cy3和Cy5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以模型比正常组和TSG比正常组为组合混合探针,与两张小鼠4000点cDNA芯片杂交,经荧光信号扫描及GenePixPro3.0分析TSG组AD疾病相关基因调控得到改善的基因。结果 TSG可缩短小鼠游至目标的距离和时间,说明改善了学习记忆能力。TSG组与模型组表达差异的基因有29条上调,12条下调,其中与AD相关的有11条。结论 基因表达结果说明,TSG可能使能量代谢与神经营养作用增强,炎性反应和转录整体水平下降。
  • 论著
    吴纯启;王爱平;廖明阳;王治乔
    2005, 19(1): 29-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苯妥英诱发的仔代学习记忆功能发育异常的影响。方法 Wistar孕大鼠于妊娠d 11~14 ig 苯妥英100, 200 mg·kg-1·d-1或合并ig褪黑素40 mg·kg-1(每日3次),观察F1代仔鼠的味觉回避反射、穿梭反射和Morris水迷宫空间识别能力。结果 出生前染毒仔鼠成年后味觉回避反射、主动回避反射及空间识别等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褪黑素和苯妥英合并用药组仔鼠上述3种学习和记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褪黑素对苯妥英诱发的大鼠仔代学习记忆功能发育异常具有拮抗作用,该效应可能与其拮抗胚胎脑组织中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论著
    黄翠丽;刘 赛
    2005, 19(1):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扇贝(Placopecta magellanicus)裙边中提取的糖胺聚糖(SS-GAG)是否如肝素一样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方法 采用胎牛血清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所诱导的大鼠胸、腹主动脉VSMC增殖模型,通过细胞计数、结晶紫染色及MTT比色法观察SS-GAG 对VSMC增殖的影响,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SS-GAG对VSM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
    响。结果 SS-GAG 50,100和200 mg·L-1对20% 胎牛血清和50 μg·L-1 bFGF所诱导的VSMC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抑制VSMC增殖时PCNA 和PDGF的表达。结论 SS-GAG能抑制VSMC的增殖,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DGF和PCNA的表达而实现的。
  • 论著
    李 茜;刘 苏;陈子英;刘宜先;张文立;赵 宏;刘林立;何瑞荣
    2005, 19(1): 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辣椒素对人心房肌的电生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经典玻璃微电极方法记录人心房肌特殊细胞的动作电位。结果 辣椒素(1~30 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心房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值,0期最大除极速率,舒张期(4相)除极化速率和起搏细胞放电频率,此外还缩短90%动作电位时程。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0.5 μmol·L-1)可拮抗辣椒素对人心房肌纤维的上述电生理效应, 但辣椒素受体竞争性抑制剂capsazepine(10 μmol·L-1)对辣椒素的效应并无影响。结论 辣椒素对人心房肌具有负性变时作用,并可缩短复极化时程。这些效应可能与其抑制钙离子内流有关。
  • 论著
    葛志军;戴体俊;曾因明;段世明
    2005, 19(1):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体研究脊髓GABAA受体和氯胺酮(Ket)脊髓镇痛的关系,并初步探讨突触前、后机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用热水甩尾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鞘内注射(ith)Ket(25,50,100 μg)对小鼠痛阈的影响。并用热水甩尾法观察 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0.05,0.1,0.2 μg, ith),GABA合成酶抑制剂L-烯丙基甘氨酸(AG,200 mg·kg-1, ip)及两药合用对小鼠基础痛阈和Ket(100 μg,ith)脊髓镇痛的影响。结果 Ket可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痛作用。Bic ith对小鼠痛阈无明显影响, 但可明显减弱Ket的脊髓镇痛作用。ip AG或合用Bic
    (0.05,0.1 μg,ith)对小鼠痛阈都无明显影响,而预先AG ip可明显减弱Ket脊髓镇痛作用;且AG ip后,Bic (0.1 μg, ith)对Ket脊髓镇痛无明显拮抗作用。结论 脊髓是Ket的镇痛部位之一,Ket的镇痛作用可能和Ket促进脊髓释放GABA有关。
  • 论著
    胡霞敏;曾繁典
    2005, 19(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β-七叶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方法 大鼠缺血前分别给予β-七叶皂苷15,30,60 mg·kg-1,ig, 7 d,末次给药1 h后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断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2 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和脑梗死范围;用伊文思兰法测定脑缺血2 h再灌3 h后对血脑屏障的损伤程度。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分析及免疫印迹的方法测定大脑缺血区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 β-七叶皂苷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症状,其脑内IL-8,TNF-α的活性显著降低,NF-κB的表达显著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 β-七叶皂苷通过抑制炎性物质的表达和释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