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吴俊燏;彭仁琇;曹献英;韩颖超;李世普
    2004, 18(4): 300-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羟磷灰石纳米粒子(HAP) 对肝细胞是否具有直接的毒害作用。方法 以MTT还原量反映肝切片的存活度, 乳酸脱氢酶漏出量,GPT及GOT漏出率反映对肝切片的毒性作用, 以Na+-K+-ATP酶活性,蛋白质和糖原含量观察其代谢能力,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观察肝切片抗氧化水平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7和1.4 mmol·L-1 HAP可使肝切片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3~7 h明显升高外,其他肝切片活性及代谢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短期内HAP对肝切片无明显毒性作用,不表现浓度效应差异,可使肝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升高。
  • 实验方法
  • 实验方法
    王 巍;孙晓芳;王丹巧;赵德忠
    2004, 18(4): 313-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可用于筛选防治老年退行性病变和其他脑细胞损伤所致智能减退药物的模型。方法 应用脑内微透析技术,在清醒自由活动大 鼠纹状体内灌流含叠氮钠(NaN3,30 mmol·L-1)和新斯的明(10 μmol·L-1)的林格液,连续收集透析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固定化酶反应器-电化学检测器检测乙酰胆碱(ACh)和胆碱水平。结果 脑内灌流NaN3 90 min后该脑区细胞外液ACh水平较正常组持续下降(P<0.05~0.01) 。最低值在停止NaN3灌流后60 min时出现,为相同时间点对照组水平的10.0%;此后有所恢复,但在恢复期180 min内未能达到对照组水平。阳性药甲磺酸阿米三嗪(10 mg·kg-1·d-1, ig, 灌流前连续给药14 d)可在停止NaN3灌流后30和60 min时明显减缓 ACh水平的下降(均P<0.05)。结论 大鼠脑内灌流NaN3使局部脑区胆碱能神经功能损伤,可造成ACh水平持续下降的急性模型。
  • 论著
  • 论著
    刘明星;董 静;杨亚江;杨祥良;徐辉碧
    2004, 18(4): 305-3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采用聚乳酸纳米粒能否减轻雷公藤甲素的大鼠睾丸毒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别ig 0.2及0.6 mg·kg-1雷公藤甲素(非纳米粒组)及其聚乳酸纳米粒混悬液(纳米粒组),连续给药15 d,以ig生理盐水的大鼠为对照组,测定睾丸的脏器系数及其组织匀浆液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和果糖含量,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在0.6 mg·kg-1剂量下,非纳米粒组睾丸ACP活性和果糖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纳米粒组(P<0.05)。光镜观察显示,雷公藤甲素0.6 mg·kg-1可引起大鼠睾丸的损伤,非纳米粒组引起的病变程度明显重于纳米粒组,主要表现为睾丸萎缩,各级生精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减少或消失,出现了多核巨细胞。结论以聚乳酸作为药物载体的纳米体系,可明显减轻雷公藤甲素对睾丸的毒性。
  • 综述
  • 综述
    杜钢军;王莉莉;王敏伟;李 松
    2004, 18(4): 317-3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的生长、转移依赖新生血管形成,以新生血管形成各环节为靶标的化合物 在过去10年中成为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热点。本文从Bcl-2蛋白家族的生物学作用、与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抑制Bcl-2蛋白后的药理学作用等方面综述了Bcl-2作为抗肿 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新靶点。
  • 论著
  • 论著
    刘其礼;班 翊;张俊红;叶少剑;王嘉陵
    2004, 18(4): 289-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中药何首乌中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THSG)与结构相似的白黎芦醇(resveratrol)是否有类似的血管舒张作用。方法 采用血管张力记录法及NO比色法,观察THSG对大鼠主动脉环张力及NO含量的影响。结果 ①在去氧肾上腺素预收缩的内皮完整及去内皮主动脉环上,THSG 0.1~30.0 μmol·L-1浓度依赖性舒张主动脉环,其Emax分别为75%和52%,EC50分别为0.86和2.70 μmol·L-1。②在内皮完整的血管上,THSG 0.1 μmol·L-1能增强乙酰胆碱1 μmol·L-1依血管内皮的舒张作用。③NO前体物L-精氨酸1 μmol·L-1可增强THSG 1 μmol·L-1的血管舒张作用;而NOS抑制药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0.5 μmol·L-1可部分削弱之。④鸟苷酸环化酶抑制药亚甲兰1 μmol·L-1可部分削弱THSG 1 μmol·L-1的血管舒张作用。⑤THSG 30 mg·kg-1,iv,可短暂降低麻醉大鼠动脉血压,但对心率无明显影响。⑥THSG 1 μmol·L-1显著提高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组织NO含量。结论 THSG对大鼠主动脉具有舒张作用,此作用主要是依血管内皮的,并主要由NO介导。
  • 论著
    吴国东;周慧君
    2004, 18(4): 294-2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诱导凋亡作用,以及这种诱导作用与内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内游离Ca2+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青蒿琥酯对HUVEC增殖的影响,Fura-2/AM荧光标记法测定HUVEC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 ),应用吖啶橙/溴化乙啶荧光双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青蒿琥酯可抑制HUVEC增殖,明显诱导HUVEC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效应关系。在发生凋亡的同时伴有[Ca2+i显著升高。结论 青蒿琥酯可诱导HUVEC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2+i升高有关。
  • 论著
    孟紫强;聂爱芳;白 伟
    2004, 18(4): 309-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进一步明确铝及含铝化合物对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三氯化铝(AlCl3)对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钠通道的影响。结果 AlCl3对钠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1000 μmol·L-1 AlCl3给药前后钠电流激活曲线Vh分别为-(51.3±6.0)mV和-(47.5±5.4)mV(P<0.05), k值分别为-(8.1±2.3)mV和-(8.6±3.2)mV(P>0.05),给药前后钠电流失活曲线Vh分别为-(67.4±5.5)mV和-(71.4±4.4)mV(P<0.05),k值分别为(6.1±1.1)mV和(6.8±1.2)mV(P>0.05)。结论 AlCl3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钠通道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铝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机制之一。
  • 论著
    孔 琦;陈京红;宫泽辉
    2004, 18(4): 264-2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地佐环平(MK-801)和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对吗啡作用的影响是否与细胞[Ca2+i有关。方法 体外培养NG108-15细胞,用荧光指示剂Fura 2-AM负载,荧光分 光光度计动态测定细胞[Ca2+i结果 吗啡、MK-801 10 μmol·L-1、硝苯地平1, 2和3 μmol·L-1急性处理能降低由NMDA刺激(模拟兴奋性刺激)所致的细胞[Ca2+i升高。MK-801 10 μmol·L-1和硝苯地平3 μmol·L-1与吗啡合用均能完全对抗NMDA的作用。吗啡处理细胞48 h后,再用纳洛酮处理,细胞[Ca2+i可增加约39%, L-NAME, MK-801和硝苯地平与吗啡 合用均能降低纳洛酮引起的细胞[Ca2+i的升高。结论 MK-801, L-NAME和硝苯地平对吗啡调节的作用均与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 论著
    孙勇军;王 玮;奚 涛;朱东亚
    2004, 18(4): 269-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NO是否参与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再生。方法 血管内栓线法阻塞大脑中动脉1.5 h后再灌注,制备局灶脑缺血再灌性模型。脑缺血后1 h海马内输入10 μL NO供体硝普钠(0.1 mmol·L-1)和维生素C(0.4 mmol·L-1)。于脑缺血后120 h,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法测定海马齿状回的细胞扩增。于再灌注后24 h测定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NO水平。结果 在再灌注后d 8缺血侧海马齿状回的BrdU阳性细胞数比对照侧多大约5倍,硝普钠和维生素C海马内输入显著增加脑缺血诱发的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扩增。结论 NO对脑缺血诱发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再生有重要作用。
  • 论著
    曾 飒;关永源;刘德育;贺 华;王 炜;丘钦英;王雪融;周家国
    2004, 18(4): 274-2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d C12手性碳构型改变与其药理活性的关系。方法 建立牛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缺氧/再复氧(H/R)损伤模型;MTT法研究Rd及Rd C12手性异构体(12-epi-Rd)对H/R损伤BAEC的保护作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化(TPP)水平,研究二者对H/R损伤BAEC的TPP水平的影响。结果 0.5~64 μmol·L-1的Rd及12-epi-Rd能浓度依赖性的保护H/R损伤的BAEC,二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存活率分别为(72.7±1.5)%和(70.0±1.5)%,EC50分别为(1.06±0.19)和(1.88±0.55)μmol·L-1P<0.05)。Rd及12-epi-Rd均可抑制H/R引起的TPP水平的提高,浓度为1, 4, 16 μmol·L-1时,Rd的抑制率分别可达(24.3±6.8)%, (52.6±8.7)% 及(73.4±11.4)%;而12-epi-Rd的抑制率分别可达(12.8±4.4)%, (24.1±10.3)%及(42.5±13.0)%,二者在三个浓度点的抑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参皂苷Rd C12手性碳构型的改变对其保护H/R损伤BAEC的作用及抑制H/R诱导的TPP水平增强的作用有一定的影响。Rd C12手性碳构型改变明显降低其抑制TPP增强的作用可能是其保护作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 论著
    欧阳昌汉;郭莲军;吕 青;曲 玲
    2004, 18(4): 248-2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进一步探讨γ-氨基丁酸(GABA)类药物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备大鼠不完全性全脑缺血模型, 高效液相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脑组织氨基酸和钙离子含量。结果 脑缺血4 h显著增加大鼠海马和皮层区的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含量及海马GABA含量,增高皮层细胞钙离子水平和含水量。脑缺血前30 min给予GABA 100 mg·kg-1, iv,能逆转缺血诱导的Glu和Asp等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 减轻脑组织含水量。此外尚能增加内源性GABA含量。结论 外源性给予GABA可逆转脑缺血诱导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升高抑制性氨基酸水平, 减轻脑水肿。
  • 论著
    陆远富;谢笑龙;吴 芹;文国荣;杨素芬;石京山
    2004, 18(4): 253-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钩藤碱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利用微透析方法收集正常及脑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纹状体和海马细胞外液(透析液)。经反相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其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大鼠脑缺血后纹状体和海马细胞外液中5-羟吲哚乙酸(5-HIAA)、3,4-二羟苯酰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下降,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上升,钩藤碱能升高脑缺血后细胞外液5-HIAA, DOPAC和HVA的含量,降低NE的含量。结论 钩藤碱能调节脑缺血大鼠纹状体内和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物的含量。
  • 论著
    姚景春;张庆柱;张世玲;程艳娜;纪建波
    2004, 18(4): 259-2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褪黑素对低氧激活的小胶质细胞CD45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褪黑素的抗衰老和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用终浓度为2.0 mmol·L-1的连二亚硫酸钠作用48 h,造成慢性低氧模型,药物处理组在低氧的同时给予褪黑素。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小胶细质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缺氧状态下BV-2小胶质细胞表面CD45的表达;体外培养BV-2小胶质细胞用终浓度为0.01, 0.1, 1.0 μmol·L-1的褪黑素作用5 min,加入20 mg·L-1的脂多糖37℃孵育12 h,Griess试剂法检测培养上清中NO的含量。结果 连二亚硫酸钠引起的低氧可明显增加BV-2小胶质细胞CD45的表达,荧光强度增至23.9±14.2(对照组为0.80±0.73),低氧也可使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发生阿米巴样变,而0.01, 0.1, 1.0 μmol·L-1的褪黑素可剂量依赖性地减少低氧诱导的CD45表达,抑制由低氧引起的小胶质细胞的阿米巴样变。但褪黑素对脂多糖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NO的升高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褪黑素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与其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可能是其抗炎和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作用的重要理论基础。
  • 论著
    陈 磊;蔡际群;韩冬云;李金鸣;金万宝;王怀良
    2004, 18(4): 279-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早期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血管功能的改变机制。方法 大鼠单次注射链佐霉素60 mg·kg-1制作糖尿病模型;1周或2周后,两步酶消化法进行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MASMC)的消化分离;全细胞膜片钳制技术记录MASMC的ATP敏感性钾电流(IKATP)。结果 在保持电位-40 mV,指令电位+50 mV时,对照组,糖尿病1周和2周组MASMC的IKATP分别为(79±6),(70±7)和(48±9)pA·pF-1,糖尿病2周组的IKATP明显低于对照组。给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0.01~100 nmol·L-1,3个组的IKATP均浓度依赖性增加,对照组:Y=118.3+2.9X, r=0.887;糖尿病1周组:Y=123+4.4X, r=0.981;糖尿病2周组:Y=100.2+4.6X, r=0.975;糖尿病组IKATP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量效反应斜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糖尿病血管平滑肌的基础IKATP减小,IKATP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量效反应斜率增加。
  • 论著
    樊继山;黄燮南;吴 芹;孙安盛;石京山
    2004, 18(4): 285-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评价普罗托品(Pro)作为平喘药侯选者的可能性提供资料。方法 ①观察不同浓度Pro对组胺、乙酰胆碱收缩的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的舒张作用及其量效反应。②放射免疫法测定Pro对家兔气管平滑肌中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水平的影响。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Pro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磷酸二酯酶(PDE)活性的影响。结果 ①Pro能明显抑制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使其量效曲线右移,最大反应压低,pD2′分别为3.11和3.45。②Pro能增加家兔气管平滑肌中cAMP水平,而cGMP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③Pro能抑制水解cAMP的PDE活性,但水解cGMP的PDE活性无明显降低。结论 Pro可抑制豚鼠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为其抑制气管平滑肌PDE活性,主要通过提高细胞中cAMP水平,进而松弛气管平滑肌。
  • 论著
    李文斌;孙晓彩;李清君;李淑琴;陈晓玲
    2004, 18(4): 241-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P物质(SP)拮抗剂spantide {[D-Arg1, D-Trp7,9, Leu11]-substance P}对炎性痛大鼠L5节段脊髓后角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和腰膨大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以探讨痛及痛过敏时脊髓NOS表达和NO生成增多的机制。方法 大鼠右后掌足底皮下注射5%甲醛0.2 mL诱发炎性痛及痛过敏,NADPH-d组化法观察脊髓后角NOS表达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的变化。结果 皮下注射甲醛24 h后,双侧L5节段脊髓后角NOS表达及腰膨大部位NO生成明显增加;注射甲醛前5 min鞘内注射spantide (5 μg, 10 μL),则明显抑制甲醛所致的NOS表达及NO生成增加。结论 初级传入末梢释放的SP在甲醛炎性痛及痛过敏时脊髓NOS表达及NO生成增多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