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柳晓泉;任亚丽;彭建和;钱之玉;王广基
    2000, 14(6): 449-4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人肝微粒体在体外研究尼莫地平(Nim)在人体内的代谢物及代谢途径. Nim在人肝微粒体内被迅速代谢成3个代谢物,分别是Nim二氢吡啶环脱氢代谢物M1, 二氢吡啶环侧链脱甲基代谢物M2, 二氢吡啶环脱氢及其侧链脱甲基代谢物M3. Nim在人肝微粒体中的最初的两步代谢反应是其二氢吡啶环脱氢氧化及其侧链脱甲基反应,两者的代谢产物可以被进一步代谢为代谢物M3. CYP3A的特异性抑制剂醋竹桃霉素和酮康唑可以抑制Nim的二氢吡啶环脱氢氧化及其侧链脱甲基反应,使Nim的代谢速率明显下降,结果提示CYP3A参与了Nim在人肝微粒体内的代谢.
  • 简报
  • 简报
    杨颖丽;郑天珍;瞿颂义;李 伟;谢冬萍
    2000, 14(6): 467-4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对大鼠小肠纵行肌条自发收缩活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①西咪替丁4 mmol·L-1降低回肠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雷尼替丁2 mmol·L-1增大回肠肌条的收缩波平均振幅. ②西咪替丁1-4 mmol·L-1,雷尼替丁5 mmol·L-1对十二指肠,头端空肠,末端空肠肌条的收缩活动呈抑制作用,雷尼替丁2 mmol·L-1呈兴奋作用. 结果提示:①西咪替丁抑制大鼠回肠肌条,而雷尼替丁兴奋大鼠回肠肌条. ②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对十二指肠,头端空肠及末端空肠肌条的抑制作用并非经由H2受体介导.
  • 简报
    吴新荣;朱小南;陈汝筑
    2000, 14(6): 458-4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icv 1% AlCl3(每侧2 μL, 隔天注射)的方法做成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观察了AlCl3对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并用微电极方法观察了不同浓度AlCl3(0.01-100 μmol·L-1)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跳台与避暗实验中,模型组小鼠错误次数明显增加,潜伏期明显缩短,但自发活动计数均无显著变化. 脑片实验中, AlCl3 1.0和100 μmol·L-1浓度组明显抑制海马脑片产生LTP. 结果提示隔天大剂量AlCl3 icv可降低学习记忆能力.
  • 论著
  • 论著
    林 蓉;刘俊田;李 旭;陈 葳
    2000, 14(6): 425-4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H2O2(75 μmol·L-1, 4 h)诱导人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研究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ir-ET)水平及前列环素代谢物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含量, 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 结果显示川芎嗪0.3-1.2 mmol·L-1对正常HUVECs具有促进增殖作用,并浓度依赖性拮抗H2O2抑制增殖作用. 川芎嗪0.3和0.6 mmol·L-1使细胞培养液中6-keto-PGF含量升高,ir-ET含量降低,说明增加前列环素释放,减少内皮素基础释放量,并部分拮抗H2O2损伤HUVECs所致LDH,内皮素释放增加,前列环素释放减少和MDA生成增加的作用. 提示川芎嗪具有保护H2O2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 简报
  • 简报
    张中启;袁 莉;罗质璞
    2000, 14(6): 461-4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小鼠一次性被动回避和穿箱主动回避行为法,观察抗焦虑剂丁螺环酮(Bus)对学习获得和记忆保持的影响. 结果发现,训练前ip Bus 0.3-10 mg·kg-1不影响小鼠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的获得,但训练后立即ip Bus 0.3-1 mg·kg-1时损害其保持,缩短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 每天训练前ip Bus 0.3-10 mg·kg-1时,小鼠d 1穿箱主动回避反应率显著提高,但随后的d 2-4,1,3,10 mg·kg-1组小鼠主动回避反应率显著降低. Bus 0.3-3.0 mg·kg-1不影响小鼠自发活动,10 mg·kg-1使小鼠活动性降低,这些结果表明Bus不影响或促进学习获得,对记忆的保持具有损害作用.
  • 简报
    邢清和;张贵卿;吉红云;王永铭
    2000, 14(6): 464-4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模型,以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尼莫地平(Nim)对SAH后脑皮质内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等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SAH后48 h脑皮质内NE,5-HT和5-HIAA的水平均显著升高,Nim(1.0 mg·kg-1 ip,术前1 h开始注射,每6 h重复1次,共计9次)可明显降低SAH后脑皮质内NE,5-HT和5-HIAA的水平;DA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说明Nim可有效改善SAH后脑皮质内单胺递质的代谢紊乱.
  • 论著
  • 论著
    周四元;梅其炳;周 瑾;赵德化
    2000, 14(6): 445-4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以葡聚糖(平均分子质量20 000)为载体合成的地塞米松前体药物在大鼠胃肠道内的转运及活性药物的释放情况,以5 μmol·kg-1地塞米松给大鼠i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该前体药物在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释放出地塞米松的情况及血药浓度变化,并与地塞米松相对比较. 结果表明, 地塞米松前体药物ig后,地塞米松主要集中在盲肠和结肠内释放,吸收显著减少. 其血浆药峰浓度为110 μg·L-1,达峰时间6.3 h. 而地塞米松ig后,其大量出现在胃, 小肠近端及远端内容物中,并被迅速吸收入血,其血浆药峰浓度高达2.12 mg·L-1,达峰时间为2.2 h;上述结果表明,以葡聚糖为载体合成的地塞米松前体药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转释作用, 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结肠炎治疗药物.
  • 论著
    关宿东;葛 敏
    2000, 14(6): 454-4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跨膈压,膈肌诱发电位及膈肌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指标,同时电镜观察膈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研究绞股蓝总甙(GP)对多柔比星(Dox)膈肌毒性的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10 mg·kg-1 Dox使跨膈压,膈肌诱发电位幅度降低,膈肌中MDA增加,SOD活性降低,电镜下肌小节断裂溶解,线粒体肿胀,嵴减少. 100 mg·kg-1 GP可抑制上述变化. 结果提示,GP对Dox致膈肌毒性有保护作用.
  • 论著
    赵晓民;谢湘林;鲁澄宇;宗瑞义
    2000, 14(6): 417-4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喹啉酸(每侧150 nmol,2 μL,给受试药后d 3注射)损毁老年大鼠双侧Meynert基底核制备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放射化学法测定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活性,一次性训练被动回避跳台实验和水迷宫空间分辨能力测试,观察人参茎叶皂甙(GSL)和胆碱合用对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 GSL (400 mg·kg-1·d-1)和胆碱(200 mg·kg-1·d-1)合用ig给药,大鼠在跳台中出现的错误反应次数(给药13 d)和学会迷宫训练次数(给药16 d)显著减少,大脑皮层ChAT活性明显升高(给药19 d),且均比两药单用效应明显,呈协同作用.表明 GSL和胆碱合用有协同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其机理与协同提高ChAT活性,增强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有关.
  • 论著
    韩桂春;Patricia JP McMILLIN;Richard E WHITE
    2000, 14(6): 421-4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血管环实验和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分别在器官和细胞分子水平观察多巴胺舒张猪冠状动脉作用及对平滑肌细胞大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影响. 结果表明多巴胺引起前列腺素F(PGF)预收缩动脉环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 而不引起高K+预收缩动脉环舒张反应. 表明多巴胺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依赖于K+生理浓度梯度的存在, 结果提示钾通道参与了多巴胺的血管舒张反应. 向细胞浴液内灌流多巴胺增强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膜BKCa通道活性. 用DA1受体阻断剂SCH23390预处理细胞, 完全阻断多巴胺的这一作用, 而用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无影响. 提示多巴胺通过DA1受体激活BKCa通道引起PGF预收缩动脉环舒张反应.

  • 论著
    杨 艳;税青林;曾晓荣;刘智飞;周 文;李妙龄
    2000, 14(6): 405-4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膜片钳单通道技术,观察在细胞膜内侧加入甲基莲心碱(Nef)后K+通道特性的改变, 以研究Nef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及猪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K+通道的作用. 结果:Nef可使心肌细胞及冠脉平滑肌细胞上K+通道开放概率(PO)降低. 10, 20 μmol·L-1 Nef分别使心肌细胞K+通道降低(50±32)%和(96±5)%, 30, 50 μmol·L-1的Nef分别使猪冠脉平滑肌细胞上K+通道PO降低(51±21)%和(71±14)%. 结果表明,Nef可从通道内口阻断心肌及平滑肌细胞上K+通道,但对前者的作用更强.
  • 论著
    黄秀榕;祁明信;叶蕻芝;林 薇;郑良朴;林久茂
    2000, 14(6): 430-4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魏酸钠(SF)对实验性晶体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实验设对照组, Fenton模型组, 吡诺克辛(PS)组和SF组并分别配制培养液. 将新西兰白兔双眼随机分组后无菌操作摘出眼球,立即在手术显微镜下取出晶体,称重后将晶体分别放入各组培养液中置二氧化碳培养箱温育24 h. 将温育后的晶体冰浴下制成匀浆. 取匀浆测定晶体可溶性蛋白(SP), 谷胱甘肽(GSH), 维生素C(Vit C)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 结果表明SF组的晶体SP, SOD, GSH-Px, GSH, Vit C的含量及活性均显著高于Fenton组和PS组, 而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MDA水平显著低于Fenton组和PS组. 结果提示SF对实验性晶体氧化损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明显优于PS滴眼液.
  • 论著
    姚彤炜;周 权;胡晓喻;曾 苏;
    2000, 14(6): 440-4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对照及β-萘黄酮(β-NF)或地塞米松(Dex)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应用GITC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消旋普罗帕酮〔(R/S)-PPF〕体外代谢的立体选择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Dex,β-NF诱导的微粒体中有N-去丙基普罗帕酮生成。在β-NF,Dex预处理组,(R/S)-PPF低浓度时的经肝微粒体代谢具有立体选择性,R(-)对映体的清除大于S(+)对映体,高浓度时的代谢无立体选择性. R(-)对映体的Km值显著低于S(+)对映体,而Vmax值无显著性差异. 在Dex预处理组中的立体选择性大于β-NF组. 在对照组中代谢无立体选择性,且KmVmax值均小于β-NF,Dex预
    处理组。结果提示,CYP1A,CYP3A4亚族对普罗帕酮(PPF)的N-去丙基化有贡献. (R/S)-PPF的N-去丙基化具有浓度依赖性的立体选择性.
  • 论著
    宋海峰;汤仲明;袁守军;朱宝珍
    2000, 14(6): 401-4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研究对34个针对蛋白激酶C-α mRNA二级结构设计的反义药物(AS-ODNs)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分析并得到QSAR方程. 本研究再次设计10个AS-ODNs验证QSAR方程对药物活性预测的可靠性.结果显示其中4个AS-ODNs IC50值明显低于阳性对照ISIS3521(P<0.05). 8个AS-ODNs与ISIS3521的实测IC50与QSAR方程预测相符,实测与预测IC50之间相关系数为0.76(P<0.05). 两个AS-ODNs,AP1261(20)和AP0186(20)的实测IC50与预测不符. 结果提 示QSAR方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SODNs活性与靶结构的关系,对预测反义药物生物活性有益. 但QSAR方程难以解释的其他因素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反义药物设计.
  • 论著
    万永玲;吴德政;高洪志;吕焕章
    2000, 14(6): 411-4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O6-苄基鸟嘌呤(O6-BG)与1,3-二(2-氯乙基)-亚硝基脲(BCNU)合用的细胞毒作用及透射电镜检测凋亡细胞的方法研究了O6-BG对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O6-AGT)阳性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对BCNU细胞毒作用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与BCNU合用治疗移植瘤的协同效果. 结果显示:1.5-6.0 mg·L-1O6-BG预先作用2 h后,SMMC-7721细胞对BCNU的敏感性明显增加;0.75-6.0 mg·L-1O6-BG可完全快速地抑制肿瘤细胞的AGT活性并持续12 h; ip 90 mg·kg-1O6-BG预处理2 h后给予25 mg·kg-1的BCNU治疗,可使动物sc接种的人肝癌移植瘤生长延迟38.6 d,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且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的转移酶活性. 说明O6-BG与BCNU合用于AGT阳性的肿瘤将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论著
    林筱洁;罗建红;宋 英;朱丽君;余应年
    2000, 14(6): 434-4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融合蛋白技术原核表达CYP1A1(第241-381个氨基酸)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用于制备CYP1A1多克隆抗体. 根据正反重组质粒pGEX/1A1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不同的原理,直接表达筛选得到正向重组质粒pGEX/1A1. 通过优化表达条件, 提高了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 包涵体蛋白经制备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 获含纯化融合蛋白GST-1A1的PAGE凝胶. 直接用含GST-1A1的凝胶悬液免疫BALB/c小鼠,自腹水中获取CYP1A1多克隆抗体(1A1pAb). 1A1pAb用切胶纯化的融合蛋白GST-2B6交叉吸收,蛋白A-Sepharose亲和层析柱来纯化. 用切胶纯化的融合蛋白GST-1A1及GST-2B6的免疫印迹反应初步鉴定1A1pAb的特异性. 纯化的1A1pAb对融合蛋白GST-1A1反应特异性较强,但仍对GST-2B6有弱交叉反应.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反应强度来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