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陆 敦;印木泉;贺清玉
    2000, 14(5): 383-3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吸烟人群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CYP 1A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GST M1)的多态性特征.吸烟人群与同性别及同年龄(年龄<2周岁)健康人群一对一配对. 提取血液基因组DNA. PCR扩增CYP 1A1 Exon 7位点片段和GST M1部分片段.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分析P450 1A1片段和GST M1片段多态性特点. 结果显示吸烟组人群中CYP 1A1 Exon 7 Val/Val型(mm型)人群数增高,并有统计学差异. 吸烟组人群中:GST M1缺失人群数略有升高;CYP 1A1 wm型人群数略有升高;CYP 1A1 wm型+mm型人群数略有升高,但这些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 论著
    王字玲; 胡远东; 焦克芳; 李 松; 荣康泰
    2000, 14(5): 387-3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梭曼水解反应过渡态类似物O1-甲基-O2-(1,2,2-三甲基丙基)-2-羟基-5-硝基苯基甲基膦酸为半抗原得到了梭曼单链抗体酶EP6. 对这一株抗体进行了核苷酸序列的测定,测序结果表明这一单链抗体基因全长714 bp, 其中重链长351 bp,编码117个氨基酸,轻链长318 bp,编码106个氨基酸,二者由编码(Gly4Ser)3的45 bp的连接肽基因相连. 重, 轻链均为开放读框,有明确的四个框架区和三个互补决定区(CDR)以及抗体特征性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表明重,轻链的氨基酸序列符合鼠抗体可变区特征. 在SGI工作站上对EP6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同源模建. 计算机模型显示EP6表面包含一个由重轻链CDRs围成的, 可能用于半抗原结合和催化活性的长裂缝,其中轻链的CDR3(L-CDR3)和重链三个CDRs(H-CDRs)都可能参与抗原或半抗原的接触,L-CDR3和H-CDR2的贡献较大,对抗体酶功能可能起重要作用.
  • 论著
    南海波;仲来福
    2000, 14(5): 393-3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了大鼠ig水飞蓟宾 (SB)对顺铂(CDDP)肾毒性的预防作用及可能机理,并初步探讨SB对CDDP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大鼠经ig SB 200 mg·kg-1后1 h, ip CDDP 5 mg·kg-1 3和5 d后与仅ip CDDP组比较, 体重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而尿素氮含量,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排泄及丙二醛生成均明显降低. ig SB 300 mg·kg-1后ip CDDP 5 mg·kg-1对荷S180小鼠的瘤重抑制率为85.7%,与仅ip CDDP 5 mg·kg-1组的瘤重抑制率(81.7%)无明显差别, ig SB 300 mg·kg-1组的瘤重抑制率为30%. 表明SB明显预防CDDP所致大鼠肾毒性,但不影响CDDP抗肿瘤作用. SB预防肾毒性的部分机理可能与清除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形成,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SB对CDDP抑制小鼠S180生长的效能没有明显影响.
  • 论著
    屈卫东;张天宝;吴德生;邓 莹;周 颖
    2000, 14(5): 373-3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在胎儿酒精综合征(FAS)中的作用,应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醇,乙醛组合对9.5-11.5 d大鼠胚胎发育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在卵黄囊直径,头长,体长,心脏,前脑,DNA含量等指标乙醇与乙醛存在交互作用. 进一步分析发现0.1 g·L-1乙醇与不同剂量乙醛组合可导致拮抗, 协同和独立等多种联合作用类型,但对头长和脑均表现为独立作用. 0.2 g·L-1乙醇与不同剂量乙醛组合除心脏呈协同作用外其余均为乙醇独立作用. 上述结果提示FAS中的脑发育异常是乙醇独立作用的结果,乙醛则引起FAS中的辅助畸形.
  • 简报
  • 简报
    任爱国;梁金镀;彭双清;苏俊峰
    2000, 14(5): 398-4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了解甲氟膦酸环己酯(GF)与甲氟膦酸异丙酯(GB)的联合特性,为制订医学防护措施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用微量DTNB法对GF,GB和GF与GB混合对大鼠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及肟类重活化剂酰胺磷定(HI-6)和氯磷定(2-PAM-Cl)的重活化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GF,GB和GF与GB混合抑制90%左右AChE活力的终浓度分别为 3.98, 39.8和21.9 nmol·L-1, pI50 分别为10.3, 9.1和9.2. GF与GB合用对AChE的抑制强度未见增加. HI-6对AChE的抑制有较强的重活化作用,与2-PAM-Cl比较有显著差异. HI-6和2-PAM-Cl对GF与GB合用的重活化比单独的GF更容易.
  • 论著
  • 论著
    顾 兵;王心如;何凤生
    2000, 14(5): 364-3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的肟硫磷,揭示其经口染毒SD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过程;以血清丁酰胆碱酯酶(BChE)和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率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为毒效应指标,阐明肟硫磷的毒效动力学特征. 给大鼠ig肟硫磷275 mg·kg-1后,血清毒物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ka=1.87 h-1, Tp=1.26 h, Cmax=1.90 mg·L-1. AChE抑制效应与血清肟硫磷浓度之间呈逆时针滞后. 脑组织中NOS活性随时间进程的异常波动,提示NO参与产生非胆碱能神经毒作用. BChE抑制以后不能迅速自动恢复,所致酶的“老化”,可能是产生胆碱能效应的直接证据.
  • 论著
    沈维干;陈 彦;李朝军;季全兰;李 霖;贡昌春
    2000, 14(5): 379-3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培养, 体外受精的方法研究了三氯化铬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三氯化铬可以抑制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释放, 降低小鼠超排卵数和卵母细胞的存活率和体外受精率. 对小鼠体内生发泡破裂没有影响,但可以抑制体外培养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随着在正常培养液中培养时间的延长,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的释放率和体外受精率(除了6.0 mg·kg-1组外)均有显著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已经无显著性差异. 结果提示,三氯化铬可以破坏卵母细胞的成熟,降低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
  • 论著
    朱心强;郑一凡;祝红红;倪祖敏;常 艳;黄幸纾
    2000, 14(5): 352-3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确定受孕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8-10只,从整个孕期到哺乳期(到仔鼠出生后28 d止)持续给予硫丹0, 0.5, 1.0和2.5 mg·kg-1·d-1 po. 结果2.5 mg·kg-1·d-1组在孕后期出现明显的母体毒性,4/10孕鼠死亡,其他各组无孕鼠死亡.各组仔鼠雌雄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别. 2.5 mg·kg-1·d-1组出生仔鼠体重略低于对照组,但以后逐渐恢复. 出生后28 d处死部分雄性仔鼠检查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各组雄性仔鼠均未发现隐睾或尿道下裂等畸形,肛门到生殖器间的距离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别. 雄鼠成年后,睾丸,附睾,前列腺重量以及组织形态都无明显改变.每日精子生成数,附睾精子计数和精子畸形率以及生育力亦无明显影响. 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大鼠孕期和哺乳期接触硫丹,没有引起子代雄性生殖系统结构的雌性化和生殖功能的明显改变. 结合硫丹对雌鼠子宫增殖亦无影响,认为硫丹在大鼠体内并没有明显的雌激素样作用.
  • 论著
    尹学钧;许建宁;王全凯;宋文佳;李忠生;谢晓霜;邹昌淇;方福德;何凤生
    2000, 14(5): 357-3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导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s)恶性转化及其潜在致癌机理尚未阐明. 本研究用0.5-5.0 mg·L-1的GMA给体外培养的HELFs染毒2 h和12 h,或用5.0 mg·L-1的GMA染毒15 min-24 h,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对GMA引起的HELFs DNA断裂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观察了GMA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结果表明, GMA可导致染毒细胞DNA发生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链断裂. 用5.0 mg·L-1的GMA染毒后仅1 h断裂作用即已显著, 并随染毒时间延长而递增, 至24 h时损伤最为严重. 但在同样条件下未观察到GMA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结果提示GMA导致的非凋亡性DNA链断裂可能是其诱导HELFs恶性转化早期重要的遗传事件之一.

  • 论著
    袁素波;王治乔;叶常青;廖明阳;曹珍山
    2000, 14(5): 346-3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分别受环磷酰胺(BEAS-CP),塞替派(BEAS-TE)暴露并发生转化的细胞为模型,对转化细胞进行形态计量学研究,期望寻找人类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形态计量指标. 结果表明: BEAS-2B经两种药物处理后可生成转化型和非转化型细胞集落. 转化细胞的形态计量参数中,细胞和细胞核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等效直径,形状因子的数值按BEAS-2B,BEAS-CP,BEAS-TE的组序递升.表达细胞形态为异形的指标: 胞和细胞核异形指数,核浆比则沿BEAS-2B,BEAS-CP,BEAS-TE的顺序递减. 结果提示, 上述改变可能是细胞由正常趋向恶性增殖的形态特征.
  • 论著
    谢克勤;赵 丽;张 旻;厉保秋;孙克任;阮迪云
    2000, 14(5): 369-3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鸡胚脑神经细胞研究氯丙烯作用下细胞内钙,磷,ATP,ADP,AMP含量及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改变. 结果表明, 随着氯丙烯浓度的增加, 细胞内钙含量明显增加,而磷含量则明显减少;线粒体SDH活性明显减低,并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r=-0.9957);细胞内ATP,ADP,AMP含量明显减低,细胞外ADP,AMP含量明显增高. 结果提示氯丙烯可引起神经细胞内钙增加和细胞内线粒体SDH活性降低, ATP合成减少. 氯丙烯引起的细胞内钙增加可能与能量合成减少有关.
  • 评论
  • 评论
    曹 佳;周紫垣;方福德;杨梦甦;胡绍燊;游 力
    2000, 14(5): 336-3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DNA微阵列和DNA芯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开始应用于毒理学研究,本文介绍了微阵列技术如何与毒理学研究相结合并应用于危险度评估,并形成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毒理基因组学.
  • 论著
  • 论著
    袁素波;王治乔;叶常青;袁本利;廖明阳
    2000, 14(5): 341-3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抗癌化疗药环磷酰胺(CP)及塞替派(TE)诱导的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采用透射电镜方法观察的细胞模型由对照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受环磷酰胺(BEAS-CP)和塞替派(BEAS-TE)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组成. 发现经CP和TE暴露的细胞可出现细胞死亡,凋亡和转化,它们具有各自的超微结构特征.说明逃逸细胞死亡,凋亡的支气管上皮基细胞呈增生性改变,这种增生性基细胞经过扩增后将成为转化细胞群主体并且具有肿瘤细胞的增生特性.
  • 评论
  • 评论
    付立杰
    2000, 14(5): 321-3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评述了毒理学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包括发现毒理学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环境毒理学和生态危险度评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毒理学在法制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并结合个人经验就国内的实验室研究质量规范建设提出了看法和建议.